为什么喜欢汪曾祺散文——读《蒲桥集》
(2014-10-29 14:41:47)
标签:
汪曾祺《蒲桥集》读后感现实主义文化 |
分类: 读书随笔 |
写了《有生活,才有写作》之后,意犹未尽,再写几句读汪曾祺的感想。
首先,汪曾祺的语言极有特色。他用词直率爽快,生动有趣。动词用得绝妙,仿佛带着响动之声,例如:“呼呼地”,“起翅飞去”等。句子简短精炼,层次清晰透彻。如《滇南草木状》,三言两语,把一棵树或花描述的栩栩如生,语言泼辣、直接,有一针见血之痛快淋漓感。他的语言,是真正地切合孙犁“好的语言”:朴素、简洁、明确、浮雕、音乐性、和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特别是后三项标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例如:“火炭梅,通红通红的”,汪曾祺曾说:“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诚哉斯言。
其二:言之有物。汪曾祺的散文内涵丰富,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具体,鲜活、生动、有趣位,引人入胜。一篇文章,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有一种饱满、充实的丰厚感,像一棵硕果累累的树。
其三,闲适有味。他的文章,无论写人,写物,写地方名胜,都闲适有味,轻松自在。文字亲切,随意,不虚伪不矫情,实实在在。即使是火药味极浓的《跑警报》,也“无仓皇之色,透出中华民族那种永远征不服的‘不在乎’精神”。
其四,极强的写实性。汪曾祺的文字表达的是一种写实人生。他擅长用事实说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描写之具体入微、细致全面,令人惊叹,四十多年前的往事,读来仿佛历历在目。文字通俗,家常,平淡、自然,感情真实,切合实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却不流俗,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思想。
其五,乐观通达的精神。汪曾祺曾说:“通达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读他的文字,时时可以感受到顺天应命,随遇而安,率性自然的人生姿态,领略到乐观、洒脱、豪放的人生快意,心灵受到滋润和启迪。
这是我喜欢汪曾祺散文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