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史诗﹒走向海洋

导入词:临江仙
大海扬波鸥鸟唱,黄河叠浪和声。
云霓绕塔探详情。
钻台灯火灿,开辟新征程。
啃硬攻坚寻突破,愿披冷月霜星。
迷津巧度见光明。
创新无止境,科技定输赢。
走向海洋(节选)
路,在胜利人的脚下铺开
路,在胜利人的脚下延伸
渤海,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环抱的巨子
他是黄河母亲永不分离的恋人
1975年1月,进军海洋的战幕拉开
这一场战役扣人心弦、又振奋人心
8艘50吨退役旧船探海
在凌冽的海风中等待春风降临
大陆架响起有史以来的第一声地震炮响
飞溅的浪花洒落了地震队员一身
浪花仰望苍天,看到浪漫的黄昏
大海尽情歌唱,火红的太阳喷薄光临
这是一个记入胜利油田发展史册的名字
顾心怿,1975年1月,刚过完38岁生日
放下那些永远看不完的书籍
摆脱那些那些永远计算不完的公式
他苦苦思考起一个问题:如何
“应该用新的科学工艺
完成陆上钻井向浅海钻井的大转移”
他请命组建“胜利油田浅海钻井联合科研小组”
那年,他还是胜利钻采工艺研究院的一名年轻工程师
翻遍手头所有资料和地质杂志,终于找到一段文字:
介绍美国人在海洋船舶上安装石油钻机
他下定决心,豁上一条命,也要造出一条海洋钻井船
给中国石油人争一口气
只有中专基础,距离设计海洋钻井船还差十万八千里
上夜校、苦自学,顾心怿带领科研小组,跑船厂、去院校、进实验室
就连不足50平米的家,也成了他的工作室
墙上挂满表格、图纸,墙角堆放的草图超过半米
阑尾炎没有阻挡住他攻关的脚步
怀揣8支青霉素针剂,他从病房回到了设计室……
太平洋的对岸,几个曾经夸海口、说大话的美国人
面对“胜利一号”,也睁大双眼,惊讶不已……
顾心怿一天天消瘦下去,妻子心疼他,劝他要注意身体
经过6年的艰苦孕育
“会走路”的步行式钻井平台“胜利二号”
骄傲面世,成为世界第一
1995年,没有本科文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诞生在发展中的胜利
20个冬寒夏暑,58岁的顾心怿成为胜利科技的领军和红旗
胜利人本着自我研制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
成为一个拥有8座钻井平台的海上钻井军旅
1995年夏阳灿烂
中国第一艘浅海作业平台——“胜利作业一号”下水
海上石油开发建设开启新的一篇
2007年秋高天蓝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三腿自升式修井作业平台
“胜利作业四号”埕岛油区下海参战
在黄河与大海的臂弯里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仰望头上的天空,审视脚下的大海
揭开海上石油开发的新纪元
海洋采油厂连续稳产
累计产油3660多万吨
成为胜利油田“东部硬稳定”的中坚
2013年春意盎然
海洋采油厂立足埕岛、甩开勘探
不断加大对埕岛及外围的钻研
累计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36亿吨
十九年铿锵有力的步伐
踏破了石油地质历史的门槛
用尊重科学的态度开采绿色海油
呵护祖国的碧水蓝天
查阅历史的节点
1999年,海洋采油厂原油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
2009年3月4日,新北油田
第一口注水井KD34A-3注水井顺利投产
新北油田开始进入注水开发阶段
2009年9月4日
海上首次使用抑砂剂冲砂施工成功闯关
CB326等新井组投产
新工艺的运用,向世人宣告:
胜利海上原油开发生机无限
2013年5月11日,胜利海洋开发迎来19岁生日
当时国内最大的浅海油田
已经崛起于渤海湾畔
采油平台104座,开发井600多口,
2座陆地联合站,5座油气接转站
石油专用码头1座,海底管道142条253.5千米
胜利海洋开发,积累起100多亿元固定资产
胜利油田没有山
胜利海洋人却以山的高度和姿势站立
天空记得高大雄伟
大海记得灵活矫健
胜利海洋石油人披风斩浪
发出奉献昭华的宣言
让海洋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加入胜利的辉煌诗篇
让海洋人闪光卓越的业绩
在胜利的旗帜上耀眼
海洋的“胜利梦”不可阻挡
胜利的“海洋梦”一定实现
http://s12/mw690/001JNNE5zy6HWfNtcgj6b&690
http://s5/mw690/001JNNE5zy6HWfOq5xi94&690
http://s6/mw690/001JNNE5zy6HWfPFScJf5&690
http://s15/mw690/001JNNE5zy6HWfQZUoS5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