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5ef249a1gb0b6169f3e3e&690
当菊花染香今年的秋梦时,我拾起曲牌,再次为她们歌唱。
歌声有些生涩。两年了,我远离与春花秋月有关的诗文,远离可能唤醒我痛楚或愉悦的场景,以别样的姿态行走。我以为从此可以把诗文忘却,把过往的林林总总归于角落,再造崭新的自我。这期间,我似乎已经能够做到闻香不动,见雨不愁,以至春天悄然从指缝间溜走、秋月圆了又缺都几无觉察。直到田野的几朵野菊毫不客气地闯进视线,以卓尔不群的姿态、傲然风霜的气质、清幽散淡的芬芳拉住我的脚步,才意识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站在原点回思光阴,一切恍然如梦。站在原点审视自己,横竖堆积的皱纹,鬓角扎眼的霜丝,赤裸裸地诉说着岁月无情。我暗自叮嘱自己:你是大自然的孩子,不属于功名利禄,不属于蝇营狗苟,放弃浮生中的诸多虚无缥缈,放弃导致你停滞不前的喧嚣热闹,找回本真的人生。
于是,我打开几朵野菊的隐喻,走进清朗静美的深秋。
依然是冷蕊涵光、脉脉无语。没有了蝉声聒噪、蛩语寂寥,少了蝶飞蜂舞,开在深秋的菊多得是淡泊素韵。这使我心添欢喜。我钟情这种格调,这是洗尽铅华、拂过尘埃才会有的味道。不图妖艳于时,但求自在于世。瞧,那些黄菊花,像极了隐逸君子。不计较是长在精致花盆、庭院疏篱,还是长在田间沟壑、山林坡地,只要扎根于泥土,得到雨露恩泽,便活泼泼地生长,明艳艳地开花,静悄悄地吐香。“居家得悟寻常趣,露野频生隐逸诗”,这就是花中隐士的品质。
最爱的,是两两盈枝的白菊。看到它们,忽然想起了母亲。花盛之时,母亲总会小心翼翼地拿着剪刀,修整密集的花蕾。她喜欢在一个花茎上保留两朵花,其余的花蕾被她晾干收藏泡水喝。母亲的偏好,使我很小就品尝到菊花的味道。那是醒人脑目、沁人心脾、游丝般跟着血液流动的清香,闻一闻都是绝佳的享受,喝进口里,便觉得把春夏秋冬都收入肺腑。盛开在水中的菊花也别有韵致,花朵始终浮在水面上,睡莲般的妩媚从容,把冬的寒冷与萧条阻挡在了视线之外、心泉之外。
曾经询问母亲一条花枝保留两朵花的原因,她乐呵呵地笑了:不能贪多呵,能保证这两朵花开得痛快持久,已经很好了。菊花通灵,在母亲的呵护下,第二年的春天,原来的一茎花根葳蕤成七八条,母亲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移栽到别的盆里,她的菊花越养越多,越开越盛。她挚爱的一双儿女也闻着花香收获了学业,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
紫菊有着炫人眼目的冷艳,那份盈盈真态,那般倚梦抱蕊,那点不与俗同的仙风玉骨,总使我把她与《红楼梦》里的潇湘妃子联系在一起。“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十五岁时,我就在学校图书馆里记下了这首诗。那时,只觉得诗文好,究竟好在哪里,却说不清楚。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真得读懂了这句诗,读懂了国人赋予菊花的诸多意象,我能明白的是,如果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不畏风霜刀剑,写出人生的高格与芬芳。
凋零,是所有花朵的宿命,贵为花中君子,菊花也逃不脱这一规律。有什么关系呢,明年春来花又发,自有冰清抱霜枝。只要心中有菊,闲时煮酒,约花神夜话,便不是诗意的想象,而是可感可知的诗意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