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误区二:过度观看财经新闻
(2009-03-22 15:40:51)
标签:
股票基金投资者误区 |
分类: 证券投资 |
上一个“投资者误区”系列文章结束时想这次写写在A股市场做个投资者不容易,最近比较忙,先写个简单点的东西。
因为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多年来我一直要浏览国内外财经新闻,从中得到很多教学案列甚至是研究想法。每天大概半小时左右,既放松,又有收获。
但是自从春节前开始买了些股票以后,一天大概断断续续花两个小时在浏览财经新闻上。以前我几乎不看电视上的财经频道,现在也看得津津有味。这多出的一个半小时哪来的呢?上课、处理行政事务、带小孩的时间没法减少,所以挤占的都是研究或者睡觉的时间。损失太大了。
看了这段时间的财经新闻,我的感受是花这么多的时间看财经新闻弊大于利。财经新闻有几类内容:1)事实报道;2)“专家”解读事实报道;3)“专家”对未来经济或未来股市走向(包括今天对明天,或上午对下午的)的猜测;4)其他。
先说说一个投资者为什么不应该看太多“专家”的观点或评论。第一,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所以有人采访,说说观点没什么错的。但是谈论股市走向,甚至是谈论个股走向本身存在一个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大部分接受采访的人都身在股市,甚至身在所谈论的个股上。这种情况下,有哪个人能免俗到对自己持有的股票、行业发表负面看法呢?自己不持有股票却准备买股票,又有哪个人有动机去发表正面看法呢?
第二,有投资者说,我有辨别能力,“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各方观点都听听,然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原则上正确。那么,请回答以下两个简单问题:1)你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出去吃饭,一排餐馆,你进哪一个?2)你如果是女性,你心目中最有魅力的男性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进人多的餐馆。第二个问题是一个社会调查的问题,答案是,在女性心中,最有魅力的男性不是有钱、有权、或者有才,而是身边女性多的男性。
这两个问题是典型的“羊群效应”,是我们人性的弱点。现在来回答,你多少次股票交易是自己研究、判断的结果,还是跟随别人观点的结果?
第三,如果你认为自己投资的对象有价值,这个价值就不应该天天发生变化。所以天天花很多时间看财经新闻本身说明你对自己的投资没有信心。
综上所述,我建议投资者如果有时间和心情,每天看看财经事实报道也就可以了。其他时间大可以做点更有利于您身心健康的事情。
说到这,我倒建议证监会出台个政策,限制新闻媒体采访基金界人员发表对市场或股票的看法,或者限制后者接受采访。让买卖股票的人员发表对股市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反过来影响股市的波动,而他们正是从股市的波动中赚钱,这个逻辑对股市发展不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