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水调歌头》阅读笔记

(2016-03-11 14:42:33)
分类: 浮云在天水自流

苏轼《水调歌头》阅读笔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此时是丙辰年中秋之夜,明月此时就悬挂在天上,抬头就可以看见,为什么还向老天爷明知故问呢?还端着酒杯问,是喝醉了,说醉话?还是另有意思?先来看看作者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是家人团圆之夜,此时月圆人不圆,难怪乎作者要老天爷发问:什么时候俺家的月亮才能圆呢?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天上今天是什么年份?是什么日子?你们天上的神仙们正在过中秋节吧?否则,你们家的月亮怎么是圆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还是天上好啊,家人相聚欢乐多。我也要乘着风到天上去……不行不行,高高的天上会很冷吧?一定是。

此时作者的思维经过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开始是逃避心理:这里不好,我要到其他地方去。这种心理很真实,是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或者是不如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的。而后来作者用逆向思维否定了自己的逃避心理。人间苦难多,可是天上也是无比寒冷啊!什么地方也不是完美的!什么地方也不会完全的让人称心如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就着这皎洁的月光,跳个舞吧,咱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间也不错的。

这是苏轼理性的自己占了主导:无法改变环境和现实,就改变自己吧。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地方,那就努力发现自己当下的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五个小分句的主语,都是月亮。前三句记叙描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后两句议论抒情。理性的自己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作者开始怨恨月亮,你和我又无仇无怨的,为什么老是在我和家人离别的时候这样圆呢?

思想有反复也是人的常态,一会清晰理智,一会糊涂感情用事。但是读了后文之后,才知道这里的埋怨和怨恨,正是为下文的释怀蓄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说实在的,这一句的出现,有些突然,刚才还是怨恨月亮,现在怎么突然一下子豁然开朗?但是我发现,当把这两句的顺序颠倒一下,就明白了,先说“月有阴晴圆缺”,再说“人有悲欢离合”。刚才是怨恨月亮圆,照着他刚才的逆向思维,他会这样想:月亮怎么这么圆呢?不对啊,月亮前几天还是缺的呢!对对对,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缺呢,那么人当然也是有时候悲,有时候喜了,后时候聚,有时候散了,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时缺时圆,人的悲欢离合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天下所有的人都会面对的。

此时,作者已经从小我的伤感中解脱出来,因为,他受到自然规律的触发,发现了人类普遍性的悲喜。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自然也逃过不过这些,顿时释怀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亲人间的至上真情!远隔万里也没关系,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知足了!苏轼大声喊出了全天下人对亲人最美好最真诚的祝福:祝你平安!不是祝你升官发财,不是祝你飞黄腾达,而是祝你平安健康!

最真的亲情!真到会感动每一个人,真到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总起来看本首词,最真实的自己,最美好的情感,最自然的心路历程!更富有智慧的运用和发展了“月亮”的意象,不仅仅是月圆人圆,还用月亮的圆缺说服自己,这些都是天才的思维和语言,无关于个人的努力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