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记:这是一年多前的旧文,存在草稿箱已经N长时间,最近看到亲子博客有一话题《我们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正好符合这篇文章的立意,改改发上来。)
也许是继承了雯爷爷能言善道和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传统,雯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说话很早而且口齿清晰,对书籍也有着极大的兴趣。一岁多时,绕口令、三字经背的很顺口,唐诗可以背下两大本几十首,儿歌、童谣可以一字不落整本书从头背到尾。
大家都说,这么聪明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培养。
雯慢慢大了,我没有刻意让她记忆什么东西(除了我们的电话号码
),慢慢的那几大本书,几十首的唐诗和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又统统遗忘了去。
雯雯三岁多时,表姐告诉我,三到六岁是孩子掌握知识的最好年龄,应该让雯雯多学点东西,比如算术,比如认字,比如拼音,比如珠心算,比如英语。。。。。。。
我明白表姐的好意,但雯还小,我不想给她太多压力,我一直都希望她的童年是简单快乐、无拘无束、没有负担的,人一生中学习的机会很多,只要孩子努力,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人越成长,烦脑和压力也会越多,还是在这个没有烦脑和压力的童年时代留给孩子多一些快乐的记忆吧。所以我没有意刻意教雯什么,其实教育无处不在。带她去公园,看到各种各样的指示牌,我会告诉她上面的内容和函义;跟她玩游戏,我会在游戏中穿插各类算术,带她去郊外,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让她明白很多自然知识和人生道理,她玩的高兴,记的也快,寓教与乐,一直是我所崇尚的教育方式,我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不要去S读书,读S书,没有多少意义。
雯慢慢大了,周围的同事好友都开始张罗着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雯雯是个兴趣非常广泛的孩子,唱歌、跳舞、绘画、音乐、英语她通通都有兴趣,但我不希望她太累,我不太喜欢一到周末就看到孩子们紧张的奔跑于各类兴趣班之间,学完这家赶那家,忙的象赶场,不仅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娱乐,弄的大人孩子都很劳累。所以我建议只让雯雯选不超过两项的兴趣培养,雯选了舞蹈和绘画。每个周末,我都会尽量留出一天时间的亲子时间给孩子,带她去公园,陪她做游戏,领她去郊游,和她去K歌、看电影、自由娱乐,尽可能创造多的机会让她与小朋友聚会玩耍,让她自由的呼吸郊外的空气,看她肆意挥洒着灿烂的笑容,任她无拘无束自由狂奔在童年的梦幻里,看着她的笑容,灿烂而美丽,我的心情也被这种快乐的情绪感染着,我希望她的童年是简单快乐而美好的。
也曾经困惑过,因为雯雯是个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是个喜欢追问为什么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她对一切不明白不认知的事情都有很强烈的获取欲望,很多时间我在想,我的这种坚持有没有道理?如果雯雯是个需求不高的孩子,或者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样没关系,我正好给她了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可面对雯雯,我真的怕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耽误了雯雯,担心雯雯从起步就比别的孩子慢一步,不过看到雯雯快乐的笑脸我释怀了,明年就上小学了,也许只有这一年的时间可以无拘无束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到时候有她苦的,累的,学知识不差这一年半载,只希望她能明白我的用心,在该玩的时候尽情的玩耍,在该学习的时候认真的汲取知识。
不是我对雯雯没有期望,也不是我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只是我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健康,是心态,是性格和情商的培养,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性,学到的东西越多又能如何?只不过是药加鑫,马加爵第二,我更希望她是健康的,快乐的,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和良好的品性,这是最重要的。我不给孩子设立大目标,我不期望她将来有多么的出人投地,非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只希望她能快乐的做她喜欢做的事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快乐的生活,这就足够,我们本就是普通人,何必要把孩子培养成超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就象我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我不追求能力以外的东西,以知足常乐的心态简单的生活,我觉得这样也蛮好,希望雯雯将来也是一样,有她自己的小幸福,简单生活,这就足够。
知道吗?宝贝,我很喜欢你身上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正是我所期望给你的东西,情商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获取更具意义;我希望你永远都能这么开心乐观,永远都能保持这份良好的心态,开开心心,直至你长大,陪伴你终身。
最后,我想借用“一笑心晴”笑妈一篇博里的几句我非常认同的观点来收尾:
(1)健康的体魄是远远超过知识的最大财富。
(2)品德教育比传授文化更有意义。
(3)健全的性格能够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4)高情商,是高智商得以发挥的保证。
(5)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单纯开发智力更有价值。
(6)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比掌握专业技术更重要。
(7)教孩子知书,更要达“理”。
(8)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本身更有效。
(9)广泛接触社会事物比钻研单一特长更有利。
(10)没有什么比“快乐的童年”更珍贵,会笑的孩子真好。
(11)“玩”是硬道理,就不能让孩子“虚度光阴”吗?
(12)不要从小就树立“竞争”意识,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如何?
(13)如果孩子成为“神童”了,那又怎么样?
(14)“神童”只能发现,根本无法创造。
“会笑的孩子真好!”
很认同!
这是曾经收藏过的一篇文章《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很喜欢文中的观点,我也在很努力去做,贴出来与大家共享。
1、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别让孩子代替你实现,记着,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2、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3、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4、耐心陪孩子玩游戏,即使你真的认为他的游戏内容很无聊。
5、试试和孩子一起轮流朗读一本经典的故事。
6、每个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次两小时以上。
7、让孩子付出一点努力或等待才满足他的愿望,这样他才容易学会珍惜。
8、除了赞美,要有惩罚,不过惩罚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棍棒教育。
10、记住父母的弱点是,孩子越大,我们越是絮絮叨叨他的缺点,请一直用他刚出生时候的眼光去欣赏他。
11、别害怕电脑,沉迷于电视的人远多于电脑,请让孩子远离电视,珍爱生命。
12、最迟从小学开始,一定要分点家务给他做。
13、一开始别太在乎孩子成绩,要关心他是否喜欢学校。
14、别上奥数,那里最擅长用培养天才的口号折腾普通人。
15、下棋,游泳,骑自行车,打升级,K歌,这些普通人都爱玩的项目可以早点教会他。
16、为他培养一种终生受用的兴趣,不论是高雅还是通俗,不论是大众还是小众,音乐,美术,文学,写作,集邮,手工,这些都很好,但请不要仅仅为了考级或升学去学。
17、让他坚持一样大家都能参与的体育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都好。
18、爱他,也要一样爱他的爸爸(妈妈),永远。他会记住的也学会爱他的爱人和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