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亲亲宝贝 |
随手翻开前两日的报纸,一刚醒目的标题直入眼帘《母亲无意打开窗户 5岁孩子从7楼坠下身亡》。孩子的母亲由于疏忽,将五岁独自睡觉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下楼买菜。孩子醒来后见不着母亲,爬到窗口看,没想到惨案发生,孩子从窗口坠下,当场身亡。
看完,除了唏嘘还有痛心,因为我也是个母亲。
当了母亲后,最见不得、听不得这种事情,因为会痛。
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还看到另一刚消息,也是一个三岁女孩的母亲(吸毒者),哄孩子睡觉后将门反锁,自己去超市内盗窃,结果被当场抓获,扭送公安部门。由于公安部门内部人员的工作疏漏,对这位吸毒母亲的求助置之不理,致使三岁的小孩子被活活饿死家中。
这责新闻让我心中很难受,大家都在声讨公安执法人员的行为过失,我在想,这个母亲会怎样呢?除了撕心裂肺的痛和对自己的谴责、对女儿的愧疚以外,有没有通过女儿的死对她的吸毒生涯有一个了结呢,她实在不适合做一个母亲。
说归说,这两则惨剧都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让我们对孩子的安全不可以调以轻心。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予孩子全面的呵护,更要教他如何成长,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早晚都会独自面对社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甚至各种伤害,学会保护自己,才是最最重要的。
回家后,我就对雯开始了安全教育。
1、我问雯雯:如果睡醒后发现家里没有人会怎么办?
雯:那我会哭的。
我:哭没有用的,想想办法好吗?
雯:那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的手机号码我记得,是139********。
雯的回答还算令我满意,我的手机号码她很小的时候就牢牢记住,1-10的数字对她来讲也没有问题,我让她对着电话拨我的手机号,她一下一下按着按键,通了,另一个房间里,传来我的手机响声。
接下来,我又让她自己拨打爸爸的手机和姥爷家、爷爷家的电话号码,她也照做了,雯的记忆力出奇的好,这些个电话号码对她来讲没有难度。
OK,我给雯进行总结:记住了,以后醒来发现家里没有人千万不能慌,不要哭,一定不要一个人出门,更不能爬到窗户上张望,记得一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好吗?
”好”!
2、雯雯的独立性很强,有时候为取一样东西够不着时,她常常会搬个小板凳站上去取,在爷爷奶奶家通常会被制止,在自己家,她也经常这样,我知道制止对她无用,只能认同,鼓励雯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东西而不是永远依赖他人帮助,但前提是必须很严肃的告诫她利害关系和会发生的危险,一定要小心,一定要站稳扶好,保护好自己。
雯每次都很懂事的回答:“你放心吧,我知道了!”
我们不能凡事都替代孩子,只要告诉她应该会发生的危险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会她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剩下的,就由她们自己去做好了。
两岁多时,见我们按下饮水机的按钮,会自动流出水来,雯很好奇,常常就范,拦也拦不住,说她没用,那就让她自己尝试吧。我站在旁边教她,这是热水按钮,这是冷水按钮,要把杯子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雯会把自己的小杯子放在接水处,自已按下按钮,很多时候,她渴了,自己会跑去接水,但从没被开水烫到过,因为她知道怎样使用不会被烫到,知道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就如四月份去上海,在商场里雯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差点走失。还有在机场的卫生间里,给雯把完尿尿,趁我上洗手间的间隙,她拔腿就往外跑(孩子的眼里看不到危险,他们没有安全意识),可吓坏了我,等我提好裤子跑出去时,已经没有了雯的影子(其实她是去找爸爸),天哪,想起来好后怕,若大的机场要是一眼没看到走丢了,我该去哪里找我的雯啊。
为此,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告诉她,在陌生的环境不可以乱跑,如果不慎走失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僻如在商场可以请售货员阿姨或者保安叔叔帮忙,让她们帮忙拨打妈妈的电话;在大街上走失不可以来回乱走,在原地等候,也可以找警察叔叔或者面善的爷爷奶奶帮忙等等。
上帝也会打盹。再细心的妈妈,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成长的道路,总要孩子自已去面对。意外也好,伤害也罢,成长的过程艰险难以预料,无法避免,我们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避免伤害,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本领,才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受伤害,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呵护,更要教会他自我保护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