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工具---人类的帮手》说课材料
(2013-05-07 21:34:28)
标签:
教学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1《工具---人类的帮手》说课材料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内容,本课是“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本册的结束单元,同时也是综合单元。帮助学生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升华,同时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技能,本单元以工具和技能为主题,通过对工具、机器人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发明和使用工具以后给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技术的发展与工具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具进行研究。通过多个活动,帮助学生从工具的种类、功能、用途、发展、改进等方面加以研究。
通过前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技能,比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但五年级学生普遍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从年龄特征上看,此段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有强烈地探究欲望,但各科学习的负担还是较重,大多数学生处在一种喜欢科学课但又无法重视科学课的境地之中。
二、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来教学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教师只是指导者、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首先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通过游戏活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结课时适当的延伸,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下继续探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爱上科学,乐于探索。
三、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从效率、省力、效果等方面说明使用工具的好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3、能对某种工具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3、能说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具的发展;同时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具——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工作时所需的器具。在我们身边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舒适,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呢?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学生个别汇报。想看一看老师给大家搜集到了哪些工具吗?(出示课件,各式各样的工具)看了这些工具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身边现象引入让学生打开思维,说出生活中对工具认知的积累。
(二)、探究新知,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1、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动手试一试吧!
⑴学生分小组游戏活动,切断铁丝游戏,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弄断铁丝,一种是一种方法是用钳子弄断铁丝;撕布条游戏,一位同学徒手另一位同学用剪刀,看谁用时短。师提示:注意安全。听教师指令,有秩序进行。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⑵学生汇报交流。从用力大小、时间长短等方面说说。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设计意图: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游戏活动充实教学活动,学生乐于接受,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的经历,强调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2、议一议。工具的本领真大啊!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做下面的事情时需要工具吗?如果需要应该选用哪些工具?请把工具的名称记录下来。看书中的表格,开铁罐头盒
⑴四人一小组讨论,并且填写书中的表格。
⑵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更正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日常事情让学生讨论。(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走进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可以在这个信息畅通的时代,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自己来说,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这是教学的起点。小组合作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和同学的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乐于和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给工具分类
从填写表格中我们知道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工具进行分类吧!例如,按照工具的功能进行分类,拓展耳的功能、拓展眼的功能、拓展手的功能,学生补充分类结果的成员,还可以指导学生写出拓展脚的功能,如汽车;拓展口的功能,如扩音器等。你还能按照其他的分类标准对工具进行分类吗?
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学生在书上记录各组的分类标准以及分类结果,可以不止一个分类标准,师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⑵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设计意图:自定标准对工具进行分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人多力量大,相信学生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这时我们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工具的发展历程。
选择一类工具,查找相关资料,向同学介绍这类工具是怎样发展的?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课前已经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工具的发展史,个别学生展示交流。老师也给大家搜集到了工具的发展史。(出示课件,汽车的发展史)。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下搜集工具的发展历程资料,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给学生展示教师搜集的汽车的资料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小试身手,巩固升华。
检验大家的时候到了,你们学会了本课的知识了吗?来考验一下吧!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六)、总结梳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一定对工具方面的知识收获了许多,能说给大家一起分享吗?个别学生汇报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锻炼了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对知识有一个梳理,便于形成知识体系。只要是学生的学习心得就可以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心得有多有少,不苛求完美、完整和全面。
(七)、课下延伸:
科技促进了工具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便利、舒适美好,但是生活中的工具在使用时是不是都得心应手、完美无缺?一百年前,美国画家利普曼用画笔修改画稿,不满意的地方就用橡皮擦去,但是有时候,他总是找不到橡皮在哪里?于是他想到了用一根细绳把橡皮捆在铅笔杆上,于是于是他发明了橡皮头铅笔。你想也当一个小小的发明家,改进一下身边的工具吗?请选择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分析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吧!下节课我们交流,看谁的创意最新颖。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工具的用途和分类,学生也会试着自己制定标准对工具进行分类,了解了工具的发展历程,有对工具进行改进的想法。开始的两个游戏环节一定要进行的紧密,不要给人产生拖沓的感觉,点到为止,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游戏和小组活动时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但是我们还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怎样有序的组织学生教学,把控好时间的分配,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