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言派传人任德川师徒欢聚一堂

标签:
文化京剧 |
京剧言派传人任德川师徒欢聚一堂
吕铭康
现已成为公认的京剧言派老生最佳传人任德川,是青岛市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并荣获了中国京剧终身成就奖。这些年,任德川经常参与央视的节目,还应邀在上海、北京等地教授言派,曾在中国戏曲学院带着两个研究生班,同时也是中国首届中国京剧流派传承班言派指导教师,而他的青年弟子陈圣杰、刘少军、杨洋、王宁、柏泽玺、付丙民等也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威海、济南等地的京剧院团,并已成为各院团的当家老生。在他的弟子中,还有贾宏伟等不少的中年言派票友。今年10月30日,任德川的弟子们从各地纷纷赶来青岛,先是参加他们师父任德川的77岁大寿,我与著名梅派旦角张瑛、著名武生吕杰伉俪和著名琴师张良君、杜锦燕都应邀出席。次日,又参加由其弟子在青岛的即墨丰城,兴办的“京剧言派艺术纪念馆”开馆仪式。这样,青岛与言派的缘分更是密不可分了。
作为国粹的京剧,在老生行当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由京剧大师、“前四大须生”言菊朋创立的言派。它素以演唱吐字精巧细腻、行腔跌宕婉约、轻巧中见坚实、朴拙中现华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可自言菊朋1942年病逝后,却因后继无人濒于广陵曲散。直到1959年,久已阔别京剧舞台的言派终于得到中兴。从此,言派开始广为流传,得到广大观众的热衷喜爱。这就应该归功于我们青岛和当时的青岛市京剧团。为此,著名剧作家马少波题写了:“言归正传”四个大字,巧妙利用中国成语表达:言派回归并得以继续流传。
1942年出生于青岛的任德川,自小就钟情京剧老生。1959年2月考入青岛市京剧团,三个月后,恰逢言派得以中兴。此时正在台上跑龙套的任德川,就把这些演出的实况用小本进行详尽记录。有时是在边幕记,有时是在舞台上用龙套的标旗挡着记。每次记录完毕后,就立即将之整理出来。像是言派的《鼎盛春秋》(即:全部《伍子胥》。含“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浣纱记”、“鱼藏剑”),其中的言派唱腔,他完全是用简谱记录了下来。他就是这样,不辞劳苦地汲取着这些名家的艺术营养,不断充实着自己,天长日久,以至于博采众长,化为己用。经过任德川的艰辛努力,1963年21岁时就终于登台演出了言派名剧《卧龙吊孝》,顿时获得了好评。20年后在进入改革开放的1983年,任德川在上海演出了阔别京剧舞台近20年的言派名剧《卧龙吊孝》,当即引起了极大轰动。言少朋在病榻上仔细听了任德川的演出录音后说:“嘴里很讲究,真没想到。”为了使他能够进一步学好言派,言少朋、张少楼伉俪就让他居住在他们家里。在一次宴请时,张少楼就对任德川说:“我也教过你啊!你都在我们家跟我们学戏,你应该是我们俩的入室弟子!”
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