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   洛   赋

(2014-01-27 16:11:36)
标签:

商洛

分类: 歌赋盛世

                             

   若夫秦岭腹地,长安东南,青山秀水,风光无限。峻岭崔嵬,仰乱石之嶙峋;深谷逶迤,瞰清波之潋滟。予察夫殊可流连之境,莫若商洛焉。毗邻鄂界豫壤,得名洛水商山    ﹝1﹞。俯首近岫,举目远岚。迂曲蜿蜒,峰回路转。时而山重水复,俄顷花明柳暗。恍入鹤岑,漱珠液于紫泉;宛在麟洲,赏丹葩于玄岩﹝2﹞。地秀而淑,赋南地之风韵;人朴而厚,秉北人之承传。至如自然景点、造化奇观、人文掌故、历史渊源,皆妙点化于山神,富溉沾于水仙者也。

   粤若稽古,年经百万。石器初萌,乃通人烟。古道蹭蹬,山地绵绵,百兽愁于攀援;形势嵯峨,关隘漫漫,先民举步维艰。玄王肇封,始有政权赓续﹝3﹞;朝代更替,屡生经属之变﹝4﹞。山深路赊,珍稀输外非易;林密滩险,宝物入山殊难。然其南接吴楚,文因之而荟萃;北通秦晋,物由是而集散。故其志书有载:“商於全盛之时,穷谷深山,皆闻鸡犬;老岩绝壑,亦长菽麰。高高下下,人皆务农。丰不全收,歉不全乏。兼有丝蚕蜡虫,椒桃漆药。诸蓄百产,虽多为客商专利,皆足以补衣食之缺而佐赋税之穷。所以郊野之富,号称近蜀” ﹝5﹞。又有所谓“龙驹一镇,康衢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由复增,税额所由日益也” ﹝6﹞。盛时景象,于斯可见,旧志所载,洵非虚言!

   自古乃秦东藩屏,蕞尔严封;地实险隘,宜乎用兵﹝7﹞。武关何雄?诸国纷争﹝8﹞。秦王宣战,拘怀王而破楚军﹝9﹞;刘邦灭秦,败项羽而占彭城﹝10﹞。刘秀讨莽,绿林军屯兵板桥﹝11﹞;樊崇逐玄,赤眉军进军关中﹝12﹞。桓温枕戈,破前秦于蓝田﹝13﹞;刘裕策马,灭后秦于长安﹝14﹞。子仪御侮,迎击吐蕃﹝15﹞;黄巢起义,转战中原﹝16﹞。皆取道蓝田,涉水陟山,经由上洛,穿越武关者也。迨至明末政乱,生灵涂炭,祸患频仍,天怒人怨。闯王举义,风云变幻。挫兵潼关,秣马商南。养精蓄锐,志图冲天﹝17﹞。及至近代,红军转战,星火之微,势成燎原。抗日救亡,匹夫气贯长虹;民族独立,壮士义薄云天。

    既得山水形胜,厥有人文化成。取象鸟迹,文字于斯始制;得意凤图,五教以是敷敬。地出书以垂《洪范》,天雨粟而昭神明﹝18﹞。玄契教民,著其功于百姓﹝19﹞;商子精数,衍其说为《算经》﹝20﹞。废井田,开阡陌,卫鞅建不世勋功﹝21﹞;辞轩冕,解薜萝,四皓扬千秋美名﹝22﹞。古道委蛇,留诗家之翰墨;远山幽辽,传画师之丹青。张九龄荒途怀古,拾摭幽兴﹝23﹞;李太白松下慕仙,讵论事功﹝24﹞。戎昱苦行,叹雨暗而客稀﹝25﹞;孟郊寒吟,忧雪壮而衣轻﹝26﹞。尔乃文公左迁,潮州路远;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欲为圣明,何惜残年?赤子忠心,其诗可鉴﹝27﹞!峰峦无数,白居易最爱仙娥﹝28﹞;虫豸百种,元微之独咏春蝉﹝29﹞。蓝溪碧水,杜牧之闻声伤怀﹝30﹞;山野孤松,柳宗元睹物生感﹝31﹞。商於新路,李商隐徒发浩叹﹝32﹞;商山早行,温庭筠惠留名篇﹝33﹞。自唐而宋,诗风渐变。王公禹偁,朝廷命官,刚正清廉,敢言直谏。一朝触怒龙颜,两载商州谪宦。诗多山水,钟胜游而听泉;情寄民瘼,劝力耕而畲田﹝34﹞。至若唐宋以降,乱象频现,民生凋敝,斯文弃捐。行道罕至轺车,山水顿失光灿。邦国无道,几经霜雪之灾;山民多舛,屡历旱鼠之患。傥有太平气象,经济好转,旋复办社学,建散馆,修学堂,立书院者也。

    实为神州名区,物华天宝;堪称陆海奥域,人杰地灵。连绵深壑,峻峭奇峰;清泉白石,古木苍藤。金丝峡谷,惊服自然之妙﹝35﹞;柞水溶洞,讶异造化之功﹝36﹞。丹江漂流,山岚重迭竞秀﹝37﹞;龙潭飞瀑,水色动息有情﹝38﹞。观商山之雪霁﹝39﹞,赏秦岭之云横﹝40﹞。耽三台之迭翠﹝41﹞,听灵岩之舞松﹝42﹞。仙服紫芝,敝屣浮名﹝43﹞;雅品泉茗,快意人生﹝44﹞。木耳、板栗,誉满三秦;核桃、柿子,名震寰瀛。植物动物,南北荟萃;林木矿产,远近驰名。更有“戏剧之乡”,屡夺冠于上京;“野山画派”,每延誉于耆英。文学商洛,列雾驰星;商洛文学,异彩纷呈。作家辈出,璀璨掩映;佳作频现,力可扛鼎。嗟乎!得山水之神助,聚文坛之群雄。架西倾之地势,望神皋之至崇!

   赫赫商洛,华夏名城。宜修路以通远,植梧桐以栖凤。凿山穿隧,筑康庄之大道;承古开新,铺锦绣之前程。曩昔多艰,攀畏途之巉崒;而今何速,越通衢之阔平。南北游客,辐辏遐迩景区;中外商贾,麇集大小山城。钵满瓢盈,山民弹冠与庆;人和政通,有司倒屣相迎。享四美之并臻,沐八面之来风。噫嘻!格局既定,气象初成。重雍累洽,物阜民丰。亿万斯年,商洛永宁!

 

注释

﹝1﹞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与湖北(鄂)、河南(豫)两省交界。

﹝2﹞“鹤岑”“麟洲”均为传说中神仙居所。“珠液”“紫泉”“丹葩”“玄岩”均为神仙所在地的物事,此处极言商洛山水之美。唐诗人王勃《怀仙》一诗中有“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此处化用其意。“鹤岑”暗合商州“鹤城”之称。因商洛市府商州城坐落于丹江之北,背靠金凤山,面对龟山,形如鹤翔,故有“鹤城”之称。

﹝3﹞据《史记·殷本纪》、《水经注》等史籍记载,玄王契为帝喾之子,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之于商。

﹝4﹞商洛建制、隶属等情况,随着朝代更替,多有变化。

﹝5﹞据清康熙年间编修《续修商志》之记载。

﹝6﹞据清乾隆年间编修《直隶商州总志》之记载。

﹝7﹞清人王廷伊《续修商志》卷九“杂传志”:“商以蕞尔严封,竟为用武必争之地。”

﹝8﹞武关为古之名关,为关中四塞之一,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35公里处,恰当武关河畔,原西界公路(西安至河南西峡县界牌)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9﹞周赧王二年至十七年(前313—前298),秦王多次经由武关与楚国交战,打败楚军。并以伏兵拘楚怀王于武关。

﹝10﹞汉高祖三年(前204),刘邦率军东进至武关,占彭城,与项羽战于垓下,使项羽兵败。

﹝11﹞汉(孺子婴)居摄三年(8),王莽篡汉称帝,刘秀起兵讨伐,加入农民义军绿林军至商县板桥一带屯兵征战。

﹝12﹞公元23年,刘玄自武关进长安灭王莽后称帝。24年,赤眉军樊崇部由武关入关中,驱逐刘玄,占据长安。

﹝13﹞东晋建元二年(344),桓温统四万步骑北伐前秦苻坚,经由武关,攻上洛、峣关,大破前秦于蓝田。

﹝14﹞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刘裕北伐后秦,其部将沈田子、傅弘子入武关驰援,克长安,灭后秦。

﹝15﹞唐大历元年(766),吐蕃反唐军抵商州,关内河东副元帅郭子仪出兵迎击,吐蕃降。

﹝16﹞唐中和三年(883)四月八日晚,黄巢率军十五万撤离长安,由蓝田入商州过武关,转战中原。

﹝17﹞明崇祯九年(1636),闯王李自成从山阳、商州、河南一路穿过,开赴陕北作战。1638年,潼关南原兵败后,李自成向南入商州、商南,经过收聚散兵和休养,重振军威。于翌年底突围进入湖北。

﹝18﹞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载:“黄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传说仓颉曾造字于商洛阳虚山、元扈山,两山位于洛南县城西北20余公里处,元扈山地傍洛水南岸,北与阳虚山对峙。“元扈凤图”、“阳虚鸟迹”被列为《洛南八景》之中。据《雍胜略》记载,“仓颉造书于此”。字造成后,“天雨粟而鬼夜哭”。明代刘承学为《商略》一书所作序言中说:“至于天雨粟以昭神明之德,地出书以垂《洪范》之畴,咸在兹而不可胜原。”此处化用其意。

﹝19﹞相传契封于商,教民礼仪。据《史记·殷本纪》载:“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

﹝20﹞商子,即商高,传说中黄帝二十五子之昆孙,周成王时封于商。相传他精于数学《周脾》,遂衍其说为《算经》。

﹝21﹞商鞅(?-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公孙鞅,不叫姬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公子虔等告发其欲反,鞅出逃未果,回封地聚封地守军攻郑,秦出兵攻鞅,杀之于黾池。秦车裂其尸,灭其家。

﹝22﹞“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其职掌有三: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因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而“辞轩冕”,隐居于商山。曾经因汉高祖刘邦“轻士善骂”也不愿佐政,却因为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恭敬爱士而出山辅佐。“解薜萝”意为脱掉隐居的衣裳,打算出山辅佐刘盈。后代歌咏商山四皓的诗文作品很多。

﹝23﹞唐诗人张九龄于商洛作《商洛山行怀古》一诗。其中有“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诗句。

﹝24﹞唐诗人李白于商洛《山人劝酒歌》一诗,其中有“苍苍云松,落落绮皓”“皓歌望松月,意气还相倾”等句。

﹝25﹞唐诗人戎昱于商山作《过商山》一诗,其中有“雨暗商山过客稀,路旁孤店闭柴扉”诗句。

﹝26﹞唐诗人孟郊于商州作《商州客舍》一诗,其中有“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诗句。

﹝27﹞唐诗人韩愈于元和十四年(819)被贬为潮州刺史,途经商州,题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28﹞唐诗人白居易于商州作《仙娥峰下作》一诗,其中有“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诗句。

﹝29﹞唐诗人元稹(字微之)于商州作《春蝉》一诗,其中有“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诗句。

﹝30﹞唐诗人杜牧(字牧之)于商州作《题武关》、《入商山》等诗,《题武关》表达对当年秦楚之战“弱吐强吞”的感慨;《入商山》写诗人闻听蓝溪之水声后“呜咽不堪闻”的意绪。

﹝31﹞唐诗人柳宗元于商州作《商洛孤松有感》一诗。

﹝32﹞唐诗人李商隐于商州作《商於新开路》一诗。

﹝33﹞唐诗人温庭筠于商州作《商山早行》一诗,其中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句,成为千古名句。

﹝34﹞宋诗人王禹偁因犯言直谏触怒宋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度过两年时光。他一生创作诗歌580首,其中在商州即创作了180多首,其中《听泉》《畲田调》等均为其代表作。

﹝35﹞金丝大峡谷位于商南县境内的西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县城60公里。峡谷内风光旖旎,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气象万千。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2002年7月1日成为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12月跻身国家森林公园行列。

﹝36﹞柞水溶洞位于商洛市柞水县城南13公里处,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79公里。其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景区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被誉为“北国奇观”和“西北一绝”。199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列为全省十大风景区之一,1999年又被评为全国名洞。

﹝37﹞“丹江漂流”是丹江商洛市丹风县的龙驹寨一段上的著名旅游项目。共有上中下三段,近40公里,开放以来,海内外无数游客来此漂流,无不为之陶醉。盛赞“既有北方之粗犷,又有江南之抚媚,是理想的天然消暑度假胜地。”

﹝38﹞即“龙潭瀑布”,为商州十观之一。在商洛城东50公里处,龙驹寨东河,即涌峪河,两峰对峙,一水直泻为瀑布,下为龙潭,潭中有巨石连岸,危步临之,真奇观也。龙潭今为水库,可荡舟。

﹝39﹞“商山雪霁”为商州八景之一。商山指位于陕西商洛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丹江南岸之山。素以高峻奇秀、高洁静幽著称。唐前山坳即建商山寺,松岩、桂林、梅坞、荷塘、鹿坪环绕寺周,志称“商颜第一名胜”。雪中看山,冰清玉洁,一旦放晴,裹金跃辉,“千峰掩映分晴霭,万壑纵横捧霁颜。”远望阴阳分晓,宛如偌大“商”字,殊为陕南名胜。 

﹝40﹞“秦岭云横”为商州八景之一。在今商州区牧护关镇境内。其地峰回路转,岩壑清幽,时有云气离迷掩映。因韩愈曾在此创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其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二句,此处遂为著名景区。 

﹝41﹞“三台叠翠”为商州八景之一。距商州城南一公里处,西连龟山。自麓至顶,崖岸三叠,故云“三台”。每山颜洗雨,岚霭烘晴,三级翠浪,青苍欲滴。旧有文昌祠,古槐老柏,朝暮含烟,又如云中宫阙,岛上楼台。而且丹水临其北,乳水蘸其南,楚水绕其东。拾翠而升,环顾三溪,诚僻壤中一大观也。相传唐代李白、宋代邵雍等著名诗人,曾耽此而不忍离去。

﹝42﹞“灵岩松舞”为商州十观之一。商州城西二十公里处,由麻涧镇南上十里许,有飞石嵌空,大可覆数百人,中位观音像,因名“大悲岩”。岩后水自石出,曰白龙泉,祷雨辄应,故亦名“灵岩”。槛外即临绝壑,壑南峰峦突起,名香炉山。右侧建毗卢高阁,上出重霄,下凭远岫,周围白松数以千计。

﹝43﹞紫芝,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此处用商山四皓曾“紫芝疗饥”并作《采芝歌》一事。

﹝44﹞商洛盛产茶叶。在2013年4月举办的的第17届西洽会上,商洛市签订了总投资22.5亿元的“秦岭泉茗”茶叶品牌整体开发项目,此即意味着今后商洛所有无公害茶叶都将以“秦岭泉茗”为品牌走向市场。

                                                                (2013年7月23日定稿)

 

附:《商洛赋》获奖名单

  一、特别奖(1名)

  《盘龙药业赋》作者:刘作鹏

  二、一等奖(2名)

  《丹江赋》作者:胡安顺

  《商洛赋》作者:姚敏杰

  三、二等奖(6名)

  《商洛赋》作者:王盛华

  《商洛赋》作者:刘作鹏

  《商南赋》作者:李保存

  《鹤城赋》作者:王丹辉

  《洛南赋》作者:韩天民

  《富水赋》作者:张大鹏

  四、三等奖(18名)

  《商洛赋》作者:姚怀亮

  《商洛赋》作者:王盛华

  《商洛赋》作者:冯庸

  《商於新赋》作者:杨月治

  《丹凤赋》作者:童正家

  《丰阳赋》作者:白建民

  《丹江公园赋》作者:饶浩宏

  《商南赋》作者:周文斌

  《柞水赋》作者:张智

  《鹿城公园赋》作者:陆邦柱

  《保安镇赋》作者:韩天民

  《漫川关赋》作者:高玉安

  《天竺山赋》作者:宋本省

  《月亮洞赋》作者:韩东学

  《镇安中学赋》作者:龙超奎等

  《镇安文物赋》作者:刘万成

  《木王森林公园赋》作者:姚元忠

  《熊耳山赋》作者:刘文涛

  五、优秀奖(60名)

  《仓颉造字赋》作者:韩天民

  《丹凤丹江公园赋》作者:李务本

  《杜家大院赋》作者:陈凤军

  《棣花镇赋》作者:巩鸿文

  《凤冠山赋》作者:冯文成

  《古城镇赋》作者:韩天民

  《红军攻克洛南赋》作者:李存哲

  《华山夏都赋》作者:张新全

  《金丝峡赋》作者:常习芳

  《金丝峡赋》作者:谢凯

  《九龙山赋》作者:扬中民

  《洛南赋》作者:王淑琪

  《洛南赋》作者:刘新民

  《洛南赋》作者:刘珅

  《洛南英烈赋》作者:高永平

  《洛南老君山赋》作者:王智芳

  《洛南书画赋》作者:米小囤

  《洛南中学赋》作者:韩天民

  《洛南县河大桥赋》作者:徐永成

  《鹿城中学赋》作者:江峰

  《商洛赋》作者:武存良

  《商洛赋》作者:胡天赦

  《商南赋》作者:刘作鹏

  《商洛特产赋》作者:崔书林

  《商洛赋》作者:刘文涛

  《商洛会馆赋》作者:刘作鹏

  《商南茶赋》作者:江峰

  《商南中学语文教学赋》作者:江峰

  《石门赋》作者:张新权

  《石门赋》作者:苏作仁

  《石门镇赋》作者:韩天民

  《石人赋》作者:高玉安

  《山阳赋》作者:周知

  《四皓镇赋》作者:韩天民

  《三要镇赋》作者:韩天民

  《漫川关赋》作者:毕坤霖

  《馒头山赋》作者:罗新锋

  《木王山赋》作者:姚元忠

  《牛背梁赋》作者:张翼

  《牛背梁赋》作者:易生

  《秦岭赋》作者:张翼

  《文昌阁赋》作者:江峰

  《仙娥湖赋》作者:张新全

  《洵水赋》作者:陈凤军

  《谢湾镇赋》作者:韩天民

  《巡检镇赋》作者:韩天民

  《天竺山赋》作者:周孝军

  《天竺山赋》作者:毕坤霖

  《天竺摘星亭赋》作者:毕坤霖

  《阳城赋》作者:邱立成

  《游商州大云寺赋》作者:毕坤霖

  《云蒙山赋》作者:易生

  《云蒙山赋》作者:卢昌春

  《云燕楼赋》作者:张新全

  《尧帝沟赋》作者:韩天民

  《镇安赋》作者:刘万成

  《镇安赋》作者:胡广林

  《柞水赋》作者:张智

  《柞水溶洞赋》作者:张智

  《柞水天佛洞赋》作者:赵昌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