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储蓄总会开展有奖储蓄兼办实业

标签:
张志良奉天储蓄总会八王寺啤酒汽水公司惠临火柴公司肇新窑业公司 |
分类: 奉天现代民族工业奠基人张志良 |
《奉天现代民族工业奠基人张志良》连载二十二
开展有奖储蓄兼办实业(本书二级标题即小标题)
为了加快发展储蓄事业,张志良等人认识到:“普通知识非有特别之利益,不足以动其欲望,促其竞争,”为了增加储户利益,引起储户兴趣,张志良等人别具慧眼,独出心裁,创立了有奖储蓄部。这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家开办有奖储蓄业务的银行,张志良等人首开了我国有奖储蓄的先河,在中国银行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章。
奉天储蓄总会开办有奖储蓄活动时,参照国外先例,在奉天储蓄总会下设有奖储蓄部,其章程第一条为“本会办理各种储蓄久承社会欢迎,兹为推进储户利益引起储户兴趣起见,特添有奖储蓄”。储蓄部每月定期开奖一次。开奖时由储户公推代表二员至四员,会同本储蓄部董事共同执行,并请财政、实业两厅派员监视,并请省警察厅派员保护。届时办事大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项活动开展后,在社会上很爱欢迎,使得储蓄业务更加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储蓄业务开展起来之后,张志良并不满足现状,进而开辟了金融与实业相结合的新路。
据民国十五年六月四日《盛京时报》载:“储蓄会合办实业,储蓄联合会议定筹办造纸厂外并开采西安煤矿,以为提倡实业之先导。”另报“商会新设牧牛厂。总商会长张惠霖鉴于军队所需牛肉罐头奉省不能自制,特在城南黑牛圈子地方建筑房屋从事牧牛。”这个牧牛厂是奉天储蓄总会和奉天总商会合办的,由奉天储蓄总会投资,由总商会派员经营。
现在的人们可能以为奉天储蓄总会股票每股奉小洋三十六元的价格,乃区区小数目,人人可以买得起,这是由于不了解当年的币值情况。下面根据史料记载,罗列一些名人当年的收入情况:
民国时期比较重视教育,所以大学教授挣得最多。其它行业工资较低。比如,1917年7月,26岁的胡适从美国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北大给这位年轻的教授开了大洋260元的月薪,一个月后,胡适升职为本科一级教授,月薪加至280元,此为教授最高级别的薪俸。周作人于1917年到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做编辑时,月薪120元大洋;半年后出任北大文学院教授时,月薪一下子涨到了240元。1918年左右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月薪是大洋180元。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图书馆打工,月薪只有大洋8元。
而当时一个县长的工资才20元大洋,一线巡逻警察工资才7元大洋。有关资料显示,民国初年2元大洋可买一袋洋面,4元大洋可买一匹布,1元大洋可买七八斤肉。大洋非常值钱。张恨水在芜湖一报馆做编辑时,月薪仅6元大洋。部队一等兵的月饷是6元大洋,在当时月伙食费如果达到2元的话,即可以每天吃到猪肉,加上零用也不过3元,剩下的钱,可以寄回家。
据估算,大洋1元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大洋1元折合奉小洋1.2元,那么奉小洋1元应该折合现在人民币83-167元之间。所以,奉天储蓄总会的股票每股36元奉小洋应该折合现在人民币3000-6000元之间,一点儿也不便宜呀,其股价是目前我国最贵的股票贵州茅台的十多倍。根据以上的币值换算,我们取一个中位数,1元奉小洋应该折合现在人民币125元,那么奉天储蓄总会募集的股款七百二十万元奉小洋,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九个亿。
也是在1918年,奉天省进行金融改制,由原来的以白银(沈平银)为本位变为以银元(大洋)为本位,当时东三省官银号的资本金沈平银60万两折合现银元81万余元,奉天省财政厅追加19万元,总资本金增加为现大洋100万元,折合成奉小洋为120万元。
我们把东三省官银号和奉天储蓄总会进行一下对比,可以发现,奉天储蓄总会的实有资金720万奉小洋,是东三省官银号总资本金120万奉小洋的6倍。奉天储蓄总会的资金实力把东三省官银号甩得相当远。奉天储蓄总会一经成立,就成了奉天省乃至全东北最大的银行。
奉天储蓄总会的成立,奠定了张志良在奉天实业界领军人物的地位,虽然张志良从1904年便开始经商,至奉天储蓄总会成立前已经开办了多家工商企业,但是在奉天省城几千家大小企业中,也并不显山露水。而如今省城首屈一指的金融企业一成立,才使奉天官商民众对张志良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奉天省城筹备兴办工商企业的人士,如果自己力有不逮,需要别人帮助的,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张志良,就像现在人们要开办企业,首先想到向银行贷款,因为没有资金寸步难行。
在奉天储蓄总会的股本中,张志良的股份是最多的,因为奉天储蓄总会是在张志良几年前开办的储蓄试办所的基础上增资扩股成立的。张志良开办的储蓄试办所是奉天现代化银行的雏形,人们都知道,从古以来,开办钱庄票号都必须资金雄厚,更不要说开办现代银行。所以说,张志良在1917年以前就是奉天商界数一数二的富豪。
既然奉天储蓄总会是奉天省最大的一家金融企业,为什么在历来出版的书籍中不见被重视,反倒是张志良在三年后创立的惠临火柴公司、八王寺啤酒汽水公司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原来毛病出在名字上,人们一听这名称——奉天储蓄总会,就以为是一个行业协会,或者以为是相当于现在“中国人民银行”一样的领导机关,殊不知后面还有“股份有限公司”字样跟着,稍有常识的都明白,凡是叫股份有限公司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企业。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奉天储蓄总会为其施展抱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张学良上任伊始,在发展农业、裁兵殖边,实行屯垦的同时,积极倡导实业,大力兴办煤矿、纺织、农产品加工等。同时要求奉天储蓄总会加大放款范围。由于张学良的积极支持,加之奉天储蓄总会的大量投入,辽宁民族工业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各类工厂迅速兴起。到1930年,全省5人以上的工厂(包括手工业工厂)已达2239家,其中沈阳一市就有742家。
1920年以后,奉天储蓄总会与吉林、黑龙江省二十多家储蓄会联合,成立了东三省储蓄联合会,公举张惠霖为该联合会会长,并拟定简章,呈报省公署备案。
可以说,奉天储蓄总会为奉天、整个辽宁乃至东北民族工商业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它与东北官银号互相配合,并驾齐驱,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张志良在这两个部门身兼要职,为发展东北地区金融事业做出较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掠夺张学良私产的同时,东三省金融机构的全部财产也被日军侵吞,这其中就包括东北官银号的全部财产和奉天储蓄总会的部分财产。
张学良除在奉天储蓄总会有一笔可观的股份,还在“肇新窑业”等许多大公司拥有不少股份,经济实力相当雄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拉拢张学良,曾把他的一些财产用火车拉到山海关,要还给张学良。张学良识破了敌人的诡计,硬是不接受这笔财产,并声明如不退回去,就将其一把火烧掉。由此可见张学良具有多么强烈的反帝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