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2018-08-25 13:34:14)
分类: 历史的光影
《历史的光影》之十六

上一篇博文叙述到我的女儿于1999年考入沈阳二中,进入理科班(02•8班)读书。

▼以下3张照片是我女儿在2000年拍摄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1)和同学们合影

▼以下照片是女儿在沈阳二中1999——2000(下学期)校园文化艺术节演出中获得“校希望之星百花奖”荣誉证书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0年6月26日

▼以下是女儿在1999——2000(下学期)获得“优秀共青团员”荣誉证书的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0年9月4日

▼以下照片是女儿在2000——2001(上学期)纪念“一二 • 九”运动65周年校园歌咏比赛中获得“优秀创作奖”的荣誉证书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0年11月24日

▼以下照片是沈阳市教委颁发的女儿在2000——2001学年度中小学寒假“太阳岛”网上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的荣誉证书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1年3月

我在本文上面说过,女儿1999年8月加入二中读书以后,是分在理科班(02•8班)。

2001年的春天,女儿忽然萌生了读文科班的想法,所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到文科班,学校同意了。

可是,理科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极力的挽留,女儿又改变了想法,愿意继续留在理科班。

这时,我却多说话了,我说,你既然提出申请改读文科班,学校也同意了,如今又不去了,这不是出尔反尔吗?还是到文科班去吧。

女儿见我这样说,就到文科班去了。

我现在想起来,觉得当初我是多此一举,不如遵从女儿自己后来的变卦,还是留在理科班的好。

当然,事情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料,回过头来看过去,也很难说以往各个时期的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不过,现在想来,所有事情,还是应该按照当事人自己的意愿办为好。除非特别重大而是非又十分明确的事情,家长最好不要掺和孩子的取舍,应该让子女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随心所欲的做事情。

做家长的虽然比子女年长很多,似乎多了不少经验,但是也不见得高明多少,因为那些经验有许多是过时的,也有一些是片面的,还有的是自以为是实际却为非的。况且,年龄不同,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就会生出不同的看法和主张。父母如果挟家长的优势,介入子女的事情拿主意,有时会造成帮倒忙的结果。就拿我的女儿在读文、理科的选择中陷入纠结,发生前后反悔的现象来说,其实这在未成年的孩子中是很正常的。成年人在这方面恐怕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多半生总是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很多时候,也是经常来回改变想法和做法,这些看似缺点,其实,也不尽然,就看人们怎样去认为,就拿“犹豫不决”来说,这个词,显然是个贬义词,但是如果要将这个贬义词所代表的思维现象用褒义词来叙述,就是“深思熟虑”、“再三斟酌”、“深谋远虑”、“去伪存真”等等,一种现象,可以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解释。

总而言之,女儿换到了文科班,这个班级名称是02•2班。

▼下面这张照片是女儿在200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演出中获得“希望之星百花奖”荣誉证书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1年6月25日

后来,女儿的班级又变成了02 • 9班,不知是班级序号改了,还是又到了一个新的班级,这个我没有向女儿问清楚,02 • 9班仍然是文科班。

女儿在这个班级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

▼下面的照片是女儿获得2001——2002学年度上学期“校优秀学生”的荣誉证书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2年3月1日

▼下面的照片是女儿获得2001——2002学年度上学期“校优秀团干部”荣誉证书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发证日期:2002年3月1日

▼下面是2002年春天女儿和老师、同学们的合影照片。照片的人数很多,应该不仅一个班级。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第二排右起第七人是我的女儿

▼女儿(右)2002年春天和同学合影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照片上显示的日期应该有“3月4日”和“4月3日”两种可能

▼下面2张照片是2002年3月15日拍摄的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和同学合影

2002年夏天,女儿即将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很快就要离开沈阳二中了。

▼这是2002年6月拍摄的女儿所在班级02•9班毕业留念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第二排左起第八人是我女儿

在和沈阳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依依惜别的日子里,女儿和大家一起在二中校园里拍了许多照片。

▼下面4张照片拍摄于2002年6月25日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后)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同学合影

▼下面14张照片拍摄于2002年6月26日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留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坐着)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中)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和老师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右)和同学合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留影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女儿参加了2002年文科的高考。

从2002年春节后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一系列考试,有摸底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五次模拟考试。

▼下表是女儿在一系列考试中的成绩及在年级的排名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从上表中女儿的成绩可以看出,8次考试的平均分数为578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仍然是578分。根据8次在年级的排名计算出一个平均排名,为第8名。去掉一个最前排名,再去掉一个最后排名,平均排名为第6名。女儿只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得分较高,然而高考时未必能发挥那么好。

女儿在2002年7月7日和8日两天,如期参加了高考。

高考后一个星期内,是考生自己根据高考答题情况预估分数,斟酌考虑填报志愿的时间。一个星期后要将志愿表交上去。

女儿对自己高考的分数预估,我有点记不清了,好像是619分。

沈阳二中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考上国内排名前10的名牌大学,而且北大和清华这两所顶尖名校,二中每年也都有若干学生考取,所以二中的老师每年都在每个班级挑选几个学生做为冲击北大、清华的人选,极力鼓励选中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北大、清华。我女儿也被她的班主任老师选中,让她报考北京大学。

▼下面是北京大学1998——2002年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大学1998——2000年在辽宁的录取分数线不太高,平均分数是586分,按照女儿的预估分数,女儿是可以报北大的。然而2001年分数突然升高了40分左右,为623分,对照这个录取分数,女儿如果报北大就比较悬。

高考报志愿历来是一件十分令考生费神头痛的事情,如果不敢报好学校,而实际分数公布后,假如成绩很好,将会耽误前途,引起懊悔;但若是报了好学校,分数公布后,如果成绩差一些,分数不够第一志愿,那么就会掉入第二批次录取本科院校,那就更烦恼了。

女儿的老师可能认为2001年北大录取分数高是个特例,或许2002年录取分数仍然会像前几年一样呢。另外,在学校第五次模拟考试时,女儿预估分数590分,可是实际分数却是637分;这次高考女儿预估分数619,公布分数后,也许会高一些,也未可知。

最终,女儿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A段报了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B段报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第二批录取本科院校报了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虽然除了北大以外,还在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A段填报了中国政法大学,在B段填报了中央财经大学,但是学校录取时,一般都是将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调档,而第二、三志愿报考的,根本不予考虑,报了也是白报。

高考分数公布后,女儿的高考分数是596分,这个分数比以前模拟考试的平均分数略高,还算正常发挥,但是比高考后自己预估的分数低了许多。

▼这是高考分数条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2002年北京大学在辽宁省录取新生的文科分数线为625分,所以女儿就名落孙山,掉到了第二批录取本科院校——辽宁师范大学。这是女儿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的第一次挫折。

这样看来,当初填报志愿时,是有些不太谨慎了。应该选择北大之外的全国排名前十名以内的高校来填报第一志愿,比如南京大学,在2002年中国大学综合指标排名中,仅次于北京大学,排在第三位。

▼下表是2002年中国大学综合指标排名名单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如果第一志愿报南京大学,当年南京大学在辽宁省文科的录取分数线是586分,我女儿的高考成绩是596分,就可以顺利的被录取。

▼下面是南京大学2002-2004年在各省、市、区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由于高考第一志愿落空,女儿不想去二本学校去报道。打算复读一年,明年再考,我没有同意。这是我犯的一个错误。好在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女儿在二本学校读了3个月后就退学了,回沈阳后复读了5个月,参加了2003年高考,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大连理工大学是在2003年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17的名牌大学,也算略报了头年填报志愿失利而错失名校的一箭之仇。

这些都是后话,是下一篇博文要写的内容,在此只是略微交代一下。

▼下面5张照片再现的是2002年9月22日参加我三姐婚礼的情形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三姐夫给我点烟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三姐夫给我老伴点烟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我在唱歌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全家合影:前排左起,二嫂、母亲、二姐、二姐夫,后排左起,三姐、三姐夫、我、我老伴。
我和家人2000——2002年的老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日小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