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光影》之一
大家注意了:这篇博文包含了一首歌曲和一部电影的名字,歌曲是著名的《春天的故事》,电影则是《北京爱情故事》,只不过把电影名字中的“北京”改成了“沈阳”,以便为我的博文服务。
其实呢?我们那时都叫“搞对象”,或者“处对象”,至于“爱情”之类的字眼,都是在书中才会出现的词,我们百姓如果用了“爱情”,总觉得有点肉麻,或者有故意“装”的嫌疑,但是,为了使这篇博文的名字起得独出心裁,也只好勉为其难,用一把“爱情”了。
以下两幅照片是我和老伴相识前,各自的近照。
我的照片拍摄于1981年的夏天:
我和老伴相识于1982年3月2日。相识以后,免不了要一起娱乐娱乐,比如看电影啊,上公园游览啊,等等活动。为了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我买了一部丹东照相机总厂出产的“牡丹”牌120型照相机。当时的价格是120多元,那时我们沈阳市普遍的平均工资是40元左右,你别看少,其实当时在全国比较,我们沈阳的工资水平是最高的,因为是共和国的长子嘛,重化工业发达,一直是全国的排头兵,时值1982年的时候,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是那时节主要是在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还没有起步,所以,那时沈阳还是一个牛X哄哄的城市,上海、北京都不行,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没有沈阳高,不过北京人吃的肉比沈阳人多得多,首都嘛,自然是要受优待。
这部120相机相当于我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如按现在沈阳2016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每月5000多元来算,我当时买相机的120多元,就相当于现在的15000多元。也算有一点儿小奢侈,因为那时代,有照相机的人很少,不像现在,人均若干台照相机。
买了相机以后,自己又要假装全能,就是拍了胶卷(那时是用胶卷拍摄)以后,不送照相馆去洗印,而是自己洗,自己印。具体做法是:先用木板和胶合板做一个长10厘米左右,宽和高均为8厘米左右的曝光箱,找些旧电线和铜片做电路,找一个灯座安在箱里,拧上一个白炽灯泡,曝光的按钮是用废圆珠笔的按钮做的,曝光箱的上面有一个和胶片、相纸同样大小的方形洞口,在洞口上嵌上一块磨砂玻璃和一块普通玻璃,曝光箱就做成了。
到照相器材商店买来显影粉和定影粉及相纸,将厨房的窗户用旧棉被遮掩,使屋里没有一丝光线,然后在屋里点亮一盏红色的白炽灯,先在洗脸盆里装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把显影粉倒进去,使之溶化均匀,显影液就调配好了,这时,把拍摄完的胶卷从胶卷盒里拿出来,放在显影液里来回漂洗若干时间,胶卷上的影像就显示出来了。然后把显影液倒掉,用清水和定影粉调配好定影液。接着开始曝光照片,就是把胶片和相纸并列放在曝光箱的磨砂玻璃上,按动曝光按钮,胶片上的影像就在相纸上曝了光,然后,把曝了光的相纸放在定影液里,过了一会儿,相纸上就出现影像了,至此,照片就算制作完成了,虽然有时没有照相馆洗得好,但是,也算自己多会了一种技能。
以下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摄,自己洗胶卷,自己洗照片,一条龙完成的。
我在沈阳的老百姓中,敢于穿上全套西装招摇过市(哈哈,我给自己来个贬义词。),绝对是蝎子粑粑,独(毒)一份,走在大街上和公园里,回头率是大大的,街上的美女们,有的向我暗送秋波,不过我从小就是全世界第一腼腆之人,所以也不会像某些浮浪子弟那样,和美女们眉来眼去的互动,我仍然一如既往的严肃,或许还有点儿呆,那也没办法。
我这套西装是我爸爸留下的,因为他当年是阔少爷,而且自己担任拥有资本120万现大洋的“奉天汇华银行”的董事长,所以,这套西装绝对是高档面料,考究的做工,是咖啡色的,领带也是我爸爸留下的。
大家可以看出,我那时的头发绝对茂密,而且又黑又亮,不像现在头发这么稀疏,因为我是多年的神经衰弱,大概是40左右岁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开方吃中药丸子,大夏天也吃,使得头发掉了不少,后来也陆续的掉,再也不能恢复到当年,可以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我和老伴在北陵公园合影留念,我自己觉得照片中的我有点像日本已故大电影明星高仓健在电影《追捕》中饰演的检察官”杜丘东人“,哈哈,自觉不瘦,高攀了

▼老伴在沈阳青年大街的路边留影:

▼”回眸一笑百媚生“,哈哈,拿白居易《长恨歌》中形容杨玉环的诗句用于自我吹嘘,见笑了

▼以下几幅照片是我和老伴泛舟沈阳青年公园青年湖上:






▼老伴在沈阳中山公园的花坛边留影:

1982年夏天,我和老伴来到沈阳市人民体育场游泳池游泳,这个人民体育场多年前就没有了,在原址盖了一座体育公园。游泳池则比体育场拆除的还要早。本文的标题注明是写春天的故事,现在突然写到了夏天,好像有点文不对题,然而当年在该池游泳是初夏,离春天不远,还算基本挨得上。
那时候,在沈阳市人民体育场游泳池游泳,需要办一个游泳证,上面有照片和体检合格证明,即便如此,深水区是轻易不让进的,若想进深水区,还得能够一口气在泳池游两个来回,合格后盖上”百米合格“的印章才行。
我当时就游了两个来回,盖上了那个印章。其实游百米太小意思了,我6年前下乡插队时在沈阳郊区的黑牛水库游泳,每天在水库中都要连续游上好几个小时(中途绝不上岸)。
▼不过,以下照片可不是在深水区拍的,而是在浅水区拍的,因为老伴没有百米合格证,不让进去,没法拍照片,所以在浅水区这边拍照片。从照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出,泳池里像下饺子似的,有很多人,而深水区那边是没有几个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