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9月19日,母亲在这一天下葬。中国有句古语“入土为安”,安葬后,母亲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开始她的新生活了。
早在2004年,我们曾经为父亲在沈阳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买了一个墓地,进行了影葬(没有骨殖或骨灰,只有照片和衣服,因为骨灰被不慎遗失,是谁的责任,这里就不去提它了。)。那个墓地是比较低档的,当年全是那样的,没有高档的。那时在墓碑上特意给母亲身后留了一个位置,准备和父亲合葬,当年母亲没有异议。
母亲在生前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曾经表示不看好当年那个墓地,而且不愿意和父亲合葬。
遵照母亲的遗愿,我们给母亲买了一个档次高点的墓地,与其说是我们买的,其实还不如说是母亲自己买的,因为政府发放的抚恤金和丧葬费姑且不论,母亲自己多年的退休金,除去她自己极简朴的生活支出外,余下的积蓄买个墓地是富富有余的。
但是如果母亲单葬,显得好像我们姐弟没有父亲似的,方方面面都不合适,虽然父母生前长期分居,那是历史造成的,是是非非,都是过去的事了,实在是不想再揭开那个伤疤。
所以,我们搞了一个引魂仪式,又买了一个骨灰盒,定制了父亲的灵位牌及祭祀用品,把父亲迁葬和母亲葬在一个墓穴里了。
虽是父母合葬,但是两个骨灰盒之间没有搭桥(就是没有用筷子搭桥),按照人们的说法,没搭桥就不算合葬。这样,也算了却了母亲不愿和父亲合葬的心愿。我们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另外,按照纪念林官方的规定,如果把父亲原来的墓地废了,那么新墓地就可以9.5折购买。但是黑龙江那边,我的侄子要给他的亲奶奶和爷爷建墓合葬(我母亲是他的继祖母),所以就没有废原来那个墓地,留给侄子明年清明节安葬他的亲奶奶和爷爷。我们的新墓地就不优惠了,而是全款购买了。而侄子可以省许多,因为如今那种低档的墓地,也是当年我们买时的三倍以上的价格了。
原来,我主张把父亲和他两位妻子葬在一起(父亲还有一位妻子,因为她的亲生女儿不同意建墓,所以排除在外。父亲生前一共有过三任正妻,一任原配,两任续弦。),但是有亲属不同意,所以就把父亲和两位妻子分别葬在两处吧,据说,这样葬法是不乏先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