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黄河第一桥和白塔山公园

标签:
黄河第一桥黄河母亲雕塑白塔山公园 |
分类: 旅游 |
来到了黄河边,黄河的水是真黄,无愧于它的名字。
黄河并不是很宽
滔滔黄水,日夜奔流。
今年这边雨水大,黄河水位涨高很多,看,把河岸冲出了一道道的沟壑,尤其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多,把岸边休闲、喝啤酒搭的凉棚都埋了半截。
岸边被大水冲、泡倒的大树横七竖八的躺在岸边,只是没有留下影像,当时看见倒伏的树,没有想起来拍照,后来想起来,已经过了那个路段。
“黄河母亲”雕塑就是“黄河风情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
这个地方是黄河漂流的一个站点,打的旗帜属于“不怕大”的一类。
游船有几只,可是没有见到乘船游河的,可能这个季节已经不适宜了。
羊皮筏子,它是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扎成。“浑脱”是将羊淘空内脏后的整张羊皮,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再进行晾晒。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
我身后立着的就是“羊皮筏子”,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夏天,泰来洋行的德国商人喀佑斯到甘肃游历,与有关部门签了合同,从国外购料,开始建造铁桥。当时,各式的桥梁材料由海路运来我国,在天津上陆,经铁路运到河南郑州,然后再用骆驼、大轴踏车等运输工具送到兰州。由于路途遥远,运费相当昂贵,据记载,造桥的工料共用银16.5万两,而运费则用了14万多两,这种高比例的运费在世界建桥史上是少见的事情。
游览完了黄河及铁桥后,已经是下午6点了,今日的观光活动到此结束,乘公交车回旅店去也。
沿着山势,拾级而上,站在白塔山巅看黄河。
站在白塔山巅看黄河铁桥
公园内部景色,建筑都是沿着山势而建,亭台楼阁着实不少。
现在,白塔寺内部正在修缮,被蓝色的建筑围栏圈了起来,无法进内参观,只能在外面拍一张照片。从实物来看,此塔是棕色,为何称为“白塔”?
游罢白塔山公园的归途中,乘公交车路过兰州大学,拍了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