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霖——张作霖能够主政东北的关键人物
提起张作霖,人们都知道,他是统治东北多年的“东北王”,并在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2日一年的时间里,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当时中国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张作霖是出身平民,是靠才干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其中有一步至关重要:
那是1911年,中国南方的革命党人积极进行推翻满清帝制的行动,在奉天省(今辽宁省),也有革命党人张榕、蓝天蔚等人,密谋采取起义行动。当时以蓝天蔚为协统(旅长)的新军第二混成旅驻扎在奉天的北大营,这是省城的惟一一支驻军。
除了新军之外,当时奉天省还有二十多个巡防营的旧军,每个巡防营是500人。全省共设五个统领,分别是前路、左路、右路、中路、后路五个巡防营统领,每个统领带领五个巡防营,大约2500人。五个统领分别带兵驻扎在全省各地。其中张作霖担任前路巡防营统领,比别的统领多两个营,共有7个营,计3500人,归张作霖指挥。吴俊升是后路巡防营统领。
当时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一听说省城驻军要造反,下得想逃跑。后来下属提建议说,可以调旧军来省城平乱,赵尔巽才稳定了心情。决定调后队巡防营统领吴俊升(因为吴俊升的驻地离省城比较近)进奉天帮助维持治安。
然而,这个重要消息却被张作霖在奉天的部下探知。这个人就是张作霖驻奉天办事处处长张惠临。张惠霖是张作霖的得力部下,以办事干练著称,因而被张作霖派驻奉天,处理军队和省城的一切协调事宜,兼具情报部门的职能。张惠霖想到,吴俊升奉调进省城,如果平叛成功,势必获得总督的褒奖,从此官阶将盖过其他将领。假如张作霖抢先带兵进省城,则是个接近权利中心,取得总督信任,继而施展雄图大略,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张惠霖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密报给张作霖。
张作霖此时正在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剿匪,得信后,立即亲自率领所辖步骑7个营的全部人马,迅速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路过辽源(郑家屯)时,吴俊升等出城迎接,张作霖与其虚与委蛇,未露实情。
果然不出张作霖和张惠霖的所料。赵尔巽见张作霖带兵来到,大喜过望,不但没有怪罪张作霖不奉调便进省城,而且对张作霖大加赞扬,继而委以重任,并令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使张作霖可以统领15个营的兵力,于是张作霖成为奉天省指挥军队最多的将领。张作霖也不负总督重托,充分运用自己的谋略,在关键的场合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挤走了威胁省城的蓝天蔚。
张作霖从此在奉天省城站稳了脚跟,以后又逐步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最后成为统治全东北的“东北王”。
由此可知,张惠霖的一纸情报,使张作霖在和奉天各路军事将领的角逐中占了先机,奠定了走向权力中心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