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心得体会)

(2014-07-14 10:27:46)
标签:

情感

分类: 课后反思

问题导学模式,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它的基本形态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学,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是这样把问题导学模式运用到我的课堂中的。

1、情景导入,学生质疑

情景导入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质疑就是学生争对本课的课题提出问题,解读目标。因为每篇课文都是围绕题目来进行选材和构思的。比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鸟儿的叫声好听么?(学生自由发言)听听,这是什么鸟儿的声音?夜莺的歌声多美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夜莺的歌声。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开始质疑:有的问: 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有的问:歌声是从哪里来的?还有的问:歌声有什么作用?……”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之后,我马上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孩子们,你们越来越会提问了,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赶快读读课文吧!既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又把教学目标呈现了出来,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

2、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质疑,已提出一系列问题。接下来就让学生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然后同桌之间互对答案,答案不统一时,要在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小组交流之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写在练习本上作为本小组共同的问题。此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迅速做出判断,对于小组成员模棱两可、有争议性的问题要拿出来进行全班展示,而对于小组成员无从下手的问题要继续。比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争对题目提出一连串问题:“‘歌声指的是什么?”“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几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我让学生自己先读书独学,找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前两个问题“‘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有什么作用?学生能很快地找出了答案,可在解决第三个问题课文围绕歌声主要讲了几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情感?时,学生拿不准,有一定的争议性,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进行全班交流。学完前三个问题,要想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歌声有什么特殊含义?中间还需架一座桥,于是我又 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的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很快地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对敌人的憎恨。并在我的启发、引导下谈自己的体会,教师的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

3、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无论学习什么课程,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学生的思想才会有深度。但是,有些时候学生在自我探究后,仍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仍解决不了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但点拨并不等于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再,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还拿《夜莺的歌声》为例,在解决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时,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后,仍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我就 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在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我直接再歌声指的是什么?经我这么一引、一导、一点学生立刻明白了: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

  教学时,我抓住三处“夜莺的歌声”作发散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挖掘文字内在来体会人物品质。同时以夜莺的歌声为题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引导总结,拓展阅读

一节课之后,要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拓展,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方面的拓展。比如:在教学《尊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拓展阅读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从而引导总结,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拓展阅读,可以对学生所学起到巩固作用。

总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坚持以问题为核心,探究为主线,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在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在探究中实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