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观摩课心得体会

(2013-04-06 21:19:28)
分类: 课后反思

近日,我校进行了“问题导学”模式研讨活动,我听了六位老师的语文公开课,感受颇深。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谈一谈我在问题导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的导航仪

以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为前提,充分了解课本知识,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从而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听课过程中,翟老师在学案设计编写时,便应用了许多鼓舞性启发性的语言,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中是这样设计的:谢谢小科学家的讲解,我还想考考你们,我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完成学案,鼓舞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充满激情。

再如,史俊先老师的学案设计就很有层次,从“我会读——我会记——我会填”这样不同的层次设计学案,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王老师教学《泉水》一课时,先交给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读——画——议——读,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写。体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导学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来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导学案”——这一导航仪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1、各有所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按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比如,翟老师在讲《《蝙蝠和雷达》》这课内容时,最后设置的问题是我还知道科学家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  )。每一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相应的答案,这给了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机会,也满足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导学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三、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我通过观摩同行的课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欣喜之处,亦有不尽人意之处。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2. 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3. 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4. 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5. 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点很多,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提升自身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