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知识是基础 语用能力是目的

标签:
教育 |
分类: 英语教学论文 |
语言知识是基础 语用能力是目的
作者:扈华唯
如何认识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它影响着我们进行教学、评价的理念和行为。
语言知识是构筑语言能力的基石。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他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强弱。我们常说的语言知识应该包括语言结构知识和语言运用知识。语言结构知识是指语音、语法、词汇等构句知识以及承接关系、文体结构等语篇结构知识。语用知识是指根据交际意图和环境因素来正确运用语言所具备的知识,它包含语言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如果学习者没有掌握英语语言结构知识,他就无法正确地造句、谋篇,他的英语语言能力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但仅仅拥有语言结构知识,而不具备一定的语用知识.学习者往往在交际中会出现词不达意,导致误解,有时甚至会引起争执。掌握语用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交际目的。英语语言知识是发展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离不开语言知识。
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应该有所选择。英语的语言结构知识和语用知识极其丰富,作为中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因此,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选择其基础部分作为学习的重点。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即使提出了这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只是其中的最基础部分,是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必需的部分。
语言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不管是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还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知识的支撑。若缺失语言知识.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中将寸步难行,更谈不上发展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形成语用能力是英语知识学习的终极目的
学习语言知识是以语用为目的的。学习英语知识不应该是为了知识而知识,而是以语用为目的的。学习英语知识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服务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利用英语获取信息、进行交流、陶冶性情,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英语知识的终极目的。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涵盖多方面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因此,中学英语的教与学应该在这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养,而不能局限于我们传统的教学重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且一直被广大师生所重视。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莫定基础,因此,仅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外语素质需求,我们还需要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情感态度是影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学生具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合作的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等.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坚持不娜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才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帮助学生学会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但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伯们材惫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制订、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规划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与人生。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具有跨文化交际愈识和能力可以使学习者得体地交际,而不会出现语言形式正确,但使用的场合、交际的对象与自己的身份、处境不符的坦尬局面。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我们就有可能无法实现交际目的,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了解祖国文化,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东识,可以使学习者的交际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实践是培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基本的语言规则和词汇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作支撑,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则需要学习者进行不断的语言实践。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者通过大量的交谈、阅读和写作等活动,完成不同目的的语言学习操练或交际任务.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做中学”是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旦拥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就打开了一个通往外界的窗口,架起了一座与世界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