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园

标签:
悟道园杨永升 |
分类: 游记散文 |
悟 道 园
杨永升
据《中国一百神仙图》载:太上老君自宇宙人类萌动以来,曾多次分神化气来到地球,通灵之变,点化众生。早在初三皇时,他摇身一变,以万法天师之化身,云游宇宙之中,当他在遥遥太空俯视大地,骤将目光锁定在大梁山的岛屿之上。这里。湖光山色,气象腾宇,鱼跃鸟飞,繁荣奕奕。于是,太上老君就抚云降雾,落在了大梁山之巅的神道岭。
那时,大梁山的神道岭,更是碧水长天,紫颖蔚蓝,无边的湖海,托浮着修长的山峦。到处都是湖光山色,万象洞天之境。成为地球上最适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栖息之地。而且貌似长龙,形如飞凤。呈现出:“气华天云行,地纯土更净,环林鸟彻悟;四季畅和风。旷野溢大美,长空纳万境。高山峰涌起,碧水浪弄影”的天人合一之景象。在这里悟于道,创于奇。造化了万物发生之谜,存在之谜,发展之谜。
而在中三皇时代,太上老君又以盘古为化身,来到与神道岭东西对歭的盘古山,清天澄地,卜婚问礼,文明开启。为人类的进化点亮了撤雾拨云,启明见日的新曙光。
春秋时,太上老君脱胎换骨,分神化气于老子李苒——把道教文化发扬光大。民间传说:《孔子问礼》就发生在这悟道园里。那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神童栏道”;“松鼠礼遇”。弄得孔圣人黯然神伤。于是,孔夫子带着困惑的心境走进了悟道园,在那里与老子探讨“礼、仁、道、乐”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同时,面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领悟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高界大境 。
由此,孔子感慨道:“龙者,可乘风云而上九天!老子,其犹龙耶!”
从中国哲学观点和人生命题观而言之,人在宇宙天地间,存在着两种理想形态,每一个自然人格理想都属道;每一个社会理想都属儒。这种高深的儒道之典,只有在悟道园,才能体感万千。
走进悟道园,天高地阔,日飞月过。正如诗文描述的那样:“高风迎宾坐,青云常陪客。玉树临日影,众山托四和。”的宇宙万象之气。
后土词就坐落在悟道园这玉树临风,美轮美奂之中。
在传统中国,后土娘娘,也称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据考证,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在自然崇拜中的土地崇拜。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人们观念的形成,信奉天阳地阴,男为阳,女为阴,后土奉为女神,民间称之为后土娘娘。道为四御尊神之一,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并驾齐驱,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矣。民间以农历十月十八日为后土娘娘圣诞日,隆重祭祀之。相传,她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莫管黎民百姓怎样神传,东晋时期的“感天大帝”许逊问道炼丹于此,已成著说。《辞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 ,一百三十六岁的“ 许真君”,在八月初一,两位仙童奉玉皇大帝之命,自天而降,将其封为“九州都仙太史”。并赐紫袍宝饰,玉音金丹。同时,口谕升天之意。就在这霎那之间,天鼓擂动,神乐悠扬,清音欢快悦耳;九霄祥云飞腾,彩旗仪仗,龙车羽盖;仙官神童前呼后拥,大礼接迎。许逊在此登上龙辇,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悟道园的典故,带有半仙半尘的神话色彩。但他确实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意愿和向往。
由此可见,悟道园的道文化元素,积淀与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