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天,《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舞台剧成年赫敏·格兰杰将由黑人演员Noma
Dumezweni扮演的消息引爆了网络,各国网友针对黑人赫敏进行了激辩。
反对者认为黑人赫敏破坏了电影和戏剧之间的联系,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个完美的选择,尤其有一些网友曾经非常想让《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男主角设定成一个有色人种角色。但是我们把目光都放回到这个戏上,抛开所有的种族、政治等等等等,冷静地谈谈黑人赫敏对于这个故事有什么样的影响。
让黑人来演赫敏实际上能够引起很多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选黑人来演赫敏是个绝妙的主意。《哈利·波特》系列是部政治寓言,整个系列都在宣扬宽容和接受的价值。这种价值在剧中最大的体现,就是系列中的角色对于赫敏的血统的好恶,成了他们最终会选择站在哈利一边还是伏地魔一边的风向标。《哈利·波特》中有无数个角色在魔法社会里受到歧视而无法享受平等的权利,家养精灵,巨人,半人半马,狼人等等等等。卢平变成狼人就与现实生活中的艾滋病颇为相似。“pure-blood
mania”“对血统纯正的狂热态度”,影射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极端排外情绪和种族主义。可以说,导演通过让一个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地位并不平等的少数族裔演员来扮演赫敏,强有力地向所有人传递出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精髓,这是《被诅咒的孩子》到目前为止最为激动人心的进步。
大家都记得马尔福在罗恩面前称呼赫敏作“泥巴种”,罗恩立即做出了激烈的反应。读到这里是,读者们都会同哈利一样感到愤怒。斯内普在课堂上总是针对赫敏。即使像韦斯利太太这样的公认的好人,在读到丽塔·斯基特的文章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被自己潜意识中对麻瓜的偏见左右了对赫敏的态度。
这些看起来戏份不大的令人不快的片段实际上在八部电影中最有价值,也最为警醒世人。当贝拉特里克斯把“泥巴种”三个字刻上赫敏的手上时,仿佛二战时犹太人的遭遇又浮现在了我们眼前。
选Noma
Dumezweni作为扮演赫敏的人选,导演给我们展现了《哈利·波特》系列中关于接受和宽容的价值。接受了黑人赫敏,实际上就接受了《哈利·波特》系列真正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绝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世界当中,它同样应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畅行无阻。
原文由Eleanor发表在Blogito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