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自由”和 “粘着”概念

(2009-03-22 22:25:25)
标签:

自由词组

美国学派

短语

布氏

杂谈

分类: 教学相长

ECNU的CY小姐,硕士论文中的这段综述写得还是挺精彩的,摘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般认为,首先提出“自由”和“粘着”这对概念的是美国学派的语言学家Leonard Bloomfield,他在《语言论》中对这对概念作了界定:“不能单说的语言形式叫作粘附形式(bound form);其它所有的形式(例如John ranJohnran或者running)都是自由形式(free form)。”所谓不能单说,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处于绝对位置,不能单独成句。符合这一条件的是粘附形式。反之,“能够作为句子出现的形式,就是自由形式”。布氏还认为“不是任何语言都使用粘附形式:比方,现代汉语似乎就没有。”

美国学派的语言学家几乎都主张用“最小的自由形式”来定义“词”。布氏还企图运用“粘着形式”和“自由形式”这对概念来区分词和短语:“一个自由形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小的自由形式所组成,就叫短语(phrase)。例如‘poor John’(可怜的约翰)或是‘John ran away’(约翰跑了)或是‘yessir’(是,您哪),等等都是一个短语(phrase)。”自由形式若不是一个短语,就是一个词。所以词是一个自由形式,但不是全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小的自由形式所组成的。简单地说,词就是一个最小自由形式。

我国的语法学家 吕叔湘先生把“自由”和“粘着”的概念借用到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当中,他在《说“自由”和“粘着”》中就这一对概念对汉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认为早在1876年英国语言学家Henry Sweet就己经有过类似的议论:“…最后提出一些语音群,有独立的意义,不能再往小里划分。测验有没有独立意义用游离法,也就是能构成独立的句子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妨给词下一个定义:词是终极的,不能再分解的句子。”

先生把“自由”和“粘着”的概念应用到汉语的词和非词的问题上来,他指出“能够单说”常常只是“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意思。但是回答问题也存在着特例和常例的问题,比如说,要试验“棋”字能不能单说,会问“这是什么?”一般的回答会是“象棋”或“围棋”等,决不会回答“棋”。还有一些字不能单说,却可以跟能单说的对比,像“说不完:说不尽”里的“尽”算是自由形式呢,还是粘着形式?因此,“多数讲汉语语法的书里不说词可以 单说,只说是可以单用独立运用自由运用),用意就在于要包括这类字(以及虚词)。”不管是单说还是单用,还遇到另一方面的问题:有些字在一种环境里可以单说或单用,在另一种环境里不能。要受到方言、语体、文体、风格、所处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侯学超先生在《说词组的自由和粘着》中提出“自由”和“粘着”的概念不仅可以运用到语素,还可以应用到词组。词组可以分为粘着词组和自由词组。粘着词组是绝对的,自由词组是相对的,粘着与自由并非界限分明。此后,胡明扬、劲松、孔令达、黄南松对流水句、影响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和短语自主成句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有关“自由”和“粘着”问题的语法理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语法学者把“自由”和“粘着”的概念作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对语言中出现的有关“自由”和“粘着”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但是,“自由”和“粘着”的概念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连Bloomfield自己,在说了一大堆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许多形式处于粘着和词的边界上,或是处于词和短语的边界上;不可能在能够和不能够孤立地说出来的形式之间划下一道鸿沟。”

综上所述,虽然要用“最小的自由形式”来规定词在汉语里是行不通的,但是通过自由和粘着的分别,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些语法问题,比如侯先生对自由词组和粘着词组的区分和其他学者对完句成分的探讨。在运用“自由”和“粘着”这一对概念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自由”和 “粘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必须坚守“自由”原来的意义,即在正常情况下能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