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花板情感 |
在婚姻关系中,“距离产生美”的定论是无效的,距离只能产生距离,当两个人在空间上越来越远的时候,情感上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
Q:
天花板:
我跟老公去年夏天结婚至今,感情一直不错。老公从事IT行业,已经有五年工作经验,月薪税后在1万出头点,怎么说呢?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准吧!他们公司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发展前景不错。其实我和老公都不是那种很贪心的人,觉得钱够用就好了。我每个月到手的收入在四千块上下,除去所还房贷和日常开销,我们每月差不多能存下四千左右,生活质量还是凑合的。但随着年纪慢慢增长,到了准备要小孩的时候,想法就开始有了变化。照这个水平,我们今后抚养小孩的压力恐怕会很重。现在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孩子花费都挺大的。
昨天,老公回到家跟我商量,能不能接受他去外地工作。原来,最近有一家外地公司(曾经跟他们公司有合作)来找他,问他有没有兴趣去当地工作,除了安排住宿之外,待遇也比目前好很多,对方承诺税后1万6的月薪以及部门主管的职位。老公有一点动心,毕竟人家给出的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我想了整晚,不知道如果同意,会不会是对自己来说比较冒险的决定。老公看出我的顾虑,叫我对他有信心,但我心里很清楚,出轨这种事没办法预计,感情这东西说坚固很坚固,说脆弱也很脆弱的。到时候我就会很被动,山高皇帝远,管都管不到他。而且,每天我下班回家,就要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长此以往,肯定会很痛苦。其实最好的两全办法,就是我辞去工作跟老公一起去外地,但他去的那个城市,找工作很难,我学历不高,估计找不到比目前更好的工作。我在国企,收入一般但福利不错,就这么走掉,我既不舍得也不甘心。
老公说,如果他去外地工作,我可以每月抽两天去看他,他也会回来看我,坐飞机的话只要两个小时,假使有特价机票,来回一千元都不到。可是,一个月只团聚一次,会影响夫妻感情吗?老公安慰我说“距离产生美”,他现在是蛮想去的,男人大概真的跟女人不一样,认为事业最重要。他目前的工作虽然不错,但升职的可能性不大。而我考虑到今后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当然也希望多赚些钱,可是……好矛盾啊!我到底应该支持他去吗?
小秦
A:
小秦:
曾被朋友问及类似的问题,假使老公被公派去外地工作,会不会让他去?当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这个斩钉截铁的否定不是出于对婚姻的缺乏信心,更不是太过依赖的表现,而是我始终认为,婚姻的前提,是建立一种彼此需要的关系。这种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并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你习惯于每天面对这个人,拥抱、亲吻、入睡、谈话、对望、料理家务……做两个人共同参与的事,只有身处其间,才会充分意识到身份和责任,而夫妻生活的乐趣也正源于此。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前景就会变得非常不乐观。裂缝最有可能首先出现在去异地工作的那一方(多数情况下是老公)身上。留守者因为社交圈未遭到破坏,比较容易找到排遣寂寞的方式,然而面对整一个陌生的环境,身处异乡的老公是很容易感到寂寞的。电话和网络的慰藉有限而虚幻,异地的弊端很快就会暴露出来。欠缺沟通不利于稳定关系不说,还让第三者的插足有了可乘之机。因为长期不在爱人身边,即使对方有了不忠行为也难以察觉。待到真相大白的那天,往往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我身边就有朋友因此而闹离婚的。虽然所有的情感危机都是因人而异,可是异地夫妻需要承担的风险无疑更为巨大。
所以,我完全不赞成夫妻分隔两地。如果他铁定了心要去,那么我是建议你,辞了职陪他一起。我的一个女朋友就是这样做的,老公被派去美国一年,她知道于他而言,那是太好的一个机会,于是毅然决然辞掉了高薪的工作,拾起荒废已久的英语……在那里,她心甘情愿地当起了百分百的家庭主妇,追随丈夫的这一年,权当是给自己放假好了。“钱途”固然重要,但要以牺牲共处的时间为代价,甚而冒着有可能会葬送掉这段婚姻的危险,我总觉得不太值得。在婚姻关系中,“距离产生美”的定论是无效的,距离只能产生距离,当两个人在空间上越来越远的时候,情感上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到时候物质生活是提高了没错,可是不是还能在一起过,就真的很难说。对未来多一点信心吧!生养孩子费时费力是一定的,但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费钱。更何况,上海是个适合IT人才发展的城市,只要你老公真的有才,总有机会的。
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