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bmiddle/5eed1923xac5bb90465b5&690
已不再会有那样的青葱岁月,任我肆意妄为,在我顿悟之前,以包容的姿态,越过斑驳的华年束缚,静静地,隐约地突现出我们看似寻常的友谊。
——写在文前
Ⅰ
倾诉,突然想起你。
订婚纱照的前一天,我跟张谨为选择“金夫人”还是“玛雅”,爆发了相识以来最为激烈的争吵。倔强执拗的我,言不由衷地诉说着诛心的话,直白而尖锐。当时,不知道他的感受如何,只记得自己的泪水随着这份委屈,决堤而出。一向看似强势的我,从不喜在他眼前落泪。就在他即将软化时,却被一句话刺激,盛怒中的他,如脱缰的野马,“周一去领离婚证”的话语,脱口而出。
我的哭泣声戛然而止,那瞬间的疼痛,绝望而凛冽,行动也早于思维,翻箱倒柜地找结婚证以及身份证。张谨紧紧地抱着疯狂中的我,一遍遍地说:我的错,我不该说那句话,以后谁都不许把“离婚”挂在嘴边。
我多希望自己能够决绝的转身,不再生生受这爱情的苦。
爱情带来了妥协,我却由此缄默。所有的洽谈,只有张谨一人讨价还价。冷眼旁观的我,心底深处的那股不甘,如被点燃的火苗,随着时间的流逝,越燃越烈。再浓烈的情感,也经不起这三番五次的折腾。
当理智战胜愤怒,我独自站在江边,迎风飙泪,似乎要把这份悲怆体现的淋漓尽致。眼泪纾缓不了心中的抑郁,倾诉就成了惟一的出口。在我难过悲伤的时候,我能想到倾诉的对象只有她——白晓苏,彼时,我们已有半年没有联系。
Ⅱ
有缘的人,终会重逢。
高中的生活,似乎踏进校门的那刻,我就置身于枪林弹雨中,感觉到那烟雾弥漫的气息。彼此之间还没有熟悉,就已经埋首在题海中。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期中考试后,教室沉静地一如死海。班主任悲愤之余不忘敦敦教导,最后特别强调了对得零分同学的痛心疾首。乍听到零分,教室顿时波涛汹涌,或是诧异,或是不屑,或是交头接耳,在这乱糟糟的时刻,一个坚定却不失甜美的声音在教室炸起:我就是考零分了!大滴大滴的眼泪流过女孩的脸颊。笔直而倔强地伫立在那里,无视大家的旁观,无畏地注视着班主任,梨花带雨的脸庞灼灼生辉,遗世而独立。
这个女孩,就是白晓苏。她嘴角的那一抹倔强,如烙印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白晓苏英语考了140,她被选中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了;白晓苏的文采斐然,全校征文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白晓苏的数学依然差,不过已经开始及格了......其实,有时候,人真的很奇怪。不相识时,即使她在你身边来来去去,你也不知道;一旦相识了,即使她不在你周围,却会因你的关注,顿时在你的生命中鲜活起来。彼时的我,经过高中残酷的洗礼,自卑而怯懦。越是欣赏她,就会表现的越淡定。最初的一年,我们只是点头之交。
如果用昏天暗地来形容高三的生活,那么暗无天日就是高四(复读)的代名词。只是我没有想到,在这让人绝望的如赌徒般孤注一掷的一年,会跟白晓苏相扶地走过。正如村上春树说过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无法到达的森林……
Ⅲ
当时只道是寻常。
“小雅,这里。”我抬头,看到白晓苏微笑着向我挥手。
高考落榜,父母的小心翼翼,让我如坐针毡。彷徨过十几日,我终于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踏上了复读的道路。只是,没想到复读的学生那么多。复读班,是个很奇怪的组合,不相识的甚至是不同校的人,或是为换换环境,或是慕名而来,各种理由聚成的一个班。所以,我进教室时,迎面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而面无表情的面孔。
白晓苏那熟悉的脸庞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抚平了我对未知的恐惧。自此,我们开始了同桌生活。
她的文采很好,文中时常有优美的句子,让人觉得文字会在她指尖跳舞。多年以后,我才想到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的文字:灵动。她时常看青年文摘,还有读者,并强迫我摘抄里面有哲理的段落。我偷懒时,她也会帮着我抄。为了不打扰他人温习,即使是同桌,我们也互传小纸条。有时,是风趣的调侃某人;有时,是抒发心中郁闷;有时,掺杂着古诗......慢慢地,我的作文也会被当成范文来读。只是,我的文字,幽默温暖如风,她的,自嘲落地成伤。
第一次模拟考试,她发挥失利。复读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按分数调排座位。于是,稍微好点儿的我替她占座位,那时,没想到,被我堵在座位里面的就是后来的张谨,只是彼时他没有用这个名字,不过终是保住了白晓苏的位置。后来,拘谨的张谨只跟我们做了两天的同桌,便与后面的女生换了座位。彼此的张谨,严重偏科,数学优异,英语惨不忍睹。误打误闯中,我们跟张谨彼此帮助,各取所需。
那段时间,是温馨而轻快的。我们不再为一道数学题,冥思苦想半天,终不得解,也不再为准备模拟考试而惶惶不可终日。这片刻的欢愉,却成了我在高中时最轻松最事半功倍却也最难忘的日子。
我们一起听音乐,听小刚爱情幻灭的黄昏,听阿杜穿透夜空的嘶哑,时而流泪满面,时而疯狂大笑;我们会在体育课上,偷溜到街上买麻辣烫,呼朋引友,一起分享;我们会在深夜时窃窃私语,她讲在校园里曾无意撞到男女牵手时的惊慌失措,我说父母没收某某写给我信件时的雷霆震怒......这看似寻常的小事情,却给那段压抑的岁月添上最绚烂的色彩。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高考后,我们终于各奔东西。喧闹的大学,再没有人与我形影不离,我的心越发的孤寂。我写信告诉白晓苏,这边的学生亦如高中时一样爱学习,稍微晚起就找不到自习教室,告诉她大学并不如我们想象,不是插上翅膀就能飞翔。她也告诉我她的生活,她一切安好,也渐渐熟识一些人,讲那边的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讲老师上课时的诙谐幽默。
张谨与我同校,节假日,他时常约我出去玩耍。直到大二,他成了我的男友。后来,他告诉我,白晓苏托他照顾我,说我看似神情淡漠,感情稀薄,内心却是单纯如孩,渴望温暖却不主动靠近。她怕我被情伤,为情苦,因为我一旦认定,就会坚定地执着下去......
泪水朦胧了我的视线,我依稀看到那个温婉的女子,用真诚地目光对我说,洛雅,我们都是执拗的人,但我不想因为一些琐事而丢失我们的友谊,不管谁对谁错,终归我比你大,这次我先低头。那时,我终于明白我欣赏她的原因——宽和大度,这是我一直所不具有的。其实,她只比我大六天。
有一种友情,历经风霜,固若城汤,超过爱情。当时只道是寻常。
文字配图来自云儿。边框来自水明玉。谢谢。
一篇文,写写停停,删了写,写了删,似乎很难写出一篇类似于小说的文章来。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个人的文字而写一篇征文。如今想来,确实疯狂。
2011.09.07
朝颜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