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6、蕉叶纹

(2011-06-27 21:40:01)
标签:

古瓷

    蕉叶纹饰最早可见于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有学者认为是兽体变形纹。唐宋以后,人们对芭蕉赞誉颇多,依其形状和习性,形成了寓意“大业”和“同心”的美好愿望。

    定窑蕉叶纹目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一直延续至元代,贯穿了整个定窑的成熟期。器物涵盖了瓶、壶、罐、盘碗碟等等,蕉叶纹器物产量不大,质量较高,一般为同时期的上品、精品,并有少量颜色釉器物。

    蕉叶纹器物偶尔可见“官”、“新官”款识,为烧造前所刻划,一般集中在五代这个时期,宋早期也少量存在。

http://s11/mw690/5eec3855gx6DrfNTU7M7a&690
自正藏品

    蕉叶纹器物装烧工艺采用匣钵单件正烧和支圈覆烧等等,正烧底足一般粘砂不明显,大多应是在匣钵中置放精细垫片垫烧而成,可知此类器物多为同时期精细之作;覆烧盘碗类器物口沿处理极佳,与普通盘碗不同,部分覆烧产品存在单件覆烧现象,可知其精细和珍贵。

    蕉叶纹饰普遍精美,剔划刻印等技法均存在,尤以划花为主、为精,有些精品器物上体现出多种技法并存。泪痕、指甲痕、开片,则极为少见,可知此类题材多属精工细作之物。

http://s16/mw690/5eec3855gx6DrfQhTczff&690
自正藏品

    蕉叶纹在定窑装饰上,一般使用单层蕉叶纹饰,在器物外壁和下部,作为陪衬和主体装饰的蕉叶。偶尔也与其他纹饰和乳钉等配合使用。工艺技法多为划花,也有少量刻花和剔花,北宋晚期和金代蕉叶纹印花又有所增加。

    从瓷器质量和艺术成就来讲:其高度在五代至北宋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器物用料精良,器型规整,烧成温度高,充分体现了定窑内在胎骨的坚致、致密和外观的俊秀;结合极具高度的蕉叶纹饰,已从实用的器物上升到了陈设和雅玩,展现了宋人精致的生活追求。金元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及审美的变化,印蕉叶纹增多,品质则有所下降。

http://s12/mw690/5eec3855gx6DrfS1Bh16b&690
自正藏品

    以前,这类题材很少仿制,主要原因这种器物艺术成就高,很难雷同。最近这几年,虽然有所尝试和进步,但仿品效果还是较差。

    笔者收藏的多(件)片北宋早中期蕉叶纹浅腹直口碗标本,器型端庄,胎坚质薄,釉色温润,瓷质十分优良,大圈足,底足满釉,为同时期定瓷精品。口沿多为小唇口,也有少量撇口较小的产品。其中一片标本,口沿有明显竖列排纹,与器型、纹饰很不协调,应是镶嵌金银扣时,为防止滑脱而设。

    此类蕉叶纹浅腹直口碗,装烧方法不是盘形支圈覆烧工艺、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及传统意义的定窑支圈覆烧工艺的产品,均为一钵一器的精细覆烧产品,既不节省空间,也不能批量生产。且芒口处理十分规整,瓷质优良、数量较少,是同时代最高水准的精细瓷。

http://s2/middle/5eec3855gb2a1eb811b21&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
http://s1/middle/5eec3855gb2a1eb71c330&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
http://s4/middle/5eec3855gb2a1eb6298e3&690
自正三亚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