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定窑围棋

(2009-04-04 17:44:56)
标签:

定窑

围棋

    围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围棋最早的文字记载于春秋中叶,当时围棋已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行。最早的围棋是十三道,后有十五道、十七道的围棋。至隋朝时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向民间传播,使对弈不再是士族垄断的活动,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步入黄金时代;宋代一开始就进入昌盛阶段,到宋哲宗时期,职业围棋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潮;金元之时,盛况不减。定窑整个烧造历史中一直生产着大量的围棋产品。

40、定窑围棋
自正藏品
    定窑围棋子可分为:无釉和有釉两种。

    无釉又分为有纹饰和无纹饰:有纹饰的多呈简单的放射状线条,也有的图案稍微复杂;无图案的就是人们俗称的“大药片子”,这种无釉的定窑围棋子,区分黑白主要用胎骨的颜色来判定,黑者淘洗较差,胎骨泛黄;白者多为精细白胎。

    有釉的定窑围棋子题材丰富,以黑白素面居多,其次是简单的放射性纹饰和简意花卉,少量具惟妙惟肖的印制题材,如:龟、鹤、蛇、马、鼠、垂钓人物……丰富的题材彰显着定窑文化元素的丰富和情趣,均为黑(紫)白二色。

    印龟、鹤、蛇、马、鼠、垂钓人物等图案围棋少见。笔者收藏一粒黑釉窑变围棋子,透明的金色棋面上点缀几个黑点,如玳瑁琥珀般美丽,应是烧制黑釉围棋子时偶然产生的窑变。

       定窑黑釉围棋子比绛釉、紫釉少很多,是由于黑釉纹饰不明显。这也是碗盘、立件、瓷塑黑釉器物也少的原因。

    粗略统计:全国定窑围棋应在50副以上,至今未落实有整套出土的情况,由于均为凑数后配,大小不一。

    老的围棋子都有明显的指纹痕迹,而且直径多在15毫米以内,精巧精致,釉色温润。新仿围棋子一般稍大,由于胎泥的淘洗陈腐问题,开裂情况严重,但有些新仿围棋子做工精致,做旧后并不是简单就能区分的。

    泡上一杯清茶,与棋友文坪对坐,不亦悦乎!

40、定窑围棋

自正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