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记忆里的县西巷小学

(2011-04-14 21:15:29)
标签:

转载

分类: 济南风情

                          http://s4/middle/0d12e78cha0dd758efbe3&690
                                    济南县西巷小学老校徽

 

    我的童年是在县西巷小学度过的。我1952年入县西巷小学幼稚园,1954年入小学部,至1960年小学毕业。我有时想,童年是什么? 童年是一阵风,风过后,迎来了成长;童年是一场梦,梦过后,收获了金色和灰色的记忆。我怀念那美丽的校园和天真的梦想,也回忆那酸楚的时光和苦涩的滋味。少年的我,怀着幸福、快乐和郁闷、迷茫,甚至还有一些苦楚的情愫,在县西巷小学渡过了我漫漫的八年时光。
    县西巷小学坐落在济南老城里县西巷的路东,这是条古老的街道,它南起府东大街,北至后宰门,有一华里长,是昔日城里的南北主要通道之一。这里有青石板路,有前出厦的店铺和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门楼,县西巷小学是这条街上最大的一处建筑。
    县西巷小学是所百年老校,1912年创立,她成立之初是济南竞进女子学校,自1918年始招收男生,改名济南市立实验小学,抗战胜利后,改名济南市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济南解放,改名济南市立县西巷小学。
    县西巷小学的地势较高,校门前有二十多级台阶,为了便利车辆进出,台阶两侧有两条坡道。学校全部是平房,南北共有四个院落,走进二门,迎面是校长办公室,是一座青砖灰瓦的洋房,室内挺讲究,有吊灯和地板。校长室前,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这里种着冬青、月季、芍药和牡丹,花园里花木扶疏,蜂蝶飞舞。校长室北面,有个大操场,操场上有滑梯、秋千、压板、沙坑,还有一个大台子,校长在上面讲话。与校长室相对的是教导处和总务处,通过这排房子向南,是第一进大院,这里是是老师的办公室和部分教室,在四周教室的环抱中,当中是一座古朴的大办公室,办公室也是洋房,大大的拱形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办公室的窗下,有高大的海棠树,春天里红花满树,鲜艳夺目。第二进和第三进院落较小,全部是教室。第四进的院落较大,全院只有一排南屋,这是一排米黄色的洋房,室内是褐红色的地板,这里是幼稚园,院落是一处小运动场,专供幼稚园使用。
    校园里到处有高大的梧桐树和低矮的石榴树。那些梧桐树树皮是青绿色,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像只只巨伞。它们的果实奇特,似一只只小船,每只“小船”里长着几粒滚圆的梧桐籽。每年秋天,梧桐籽和石榴结满了枝头,尤其那硕大的红石榴将树枝压得几乎垂到地上,校工大爷只得用木棍把枝头撑起。全体同学都自觉地爱护校园里的花木,满树的石榴没有一个同学动一指头。
    每年九、十月间,学校选一个周末的下午,各班级举行石榴班会,还以此命名作文题。届时,每班的同学都会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老师分发石榴和炒熟了的梧桐子。虽然每人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块石榴和十几粒梧桐籽,可同学们都那么认真,那么饶有兴趣地品尝。
    这是我幸福的回忆。
    县西巷小学的校长是许本立老先生,他年纪很大了,好像是一位民主党派的人士。幼稚园是邢老师当家,园长兼任老师,她的女儿和我们在一个班学习,邢老师带着一位小张老师,小张老师垂着两条油黑发亮的大辫子,辫梢扎着两朵夸张的大蝴蝶结,她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风琴。我的班主任是孙宝菊老师、沈桂馨老师。教我美术课的是龚启勋老师,他是花鸟画家。教我体育课的是宋老师,宋老师大高个,戴近视眼镜,他是皇亭的篮球裁判。校工大爷脸上有点浅麻子,我们在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麻子脸”。
    我记得,大雨过后,县西巷成了一条河,这条街南高北低,水流湍急,“河水”能没过我的膝盖,孙宝菊老师总是把我送到县西巷南口。龚启勋老师教我国画,教我画的大公鸡、牵牛花贴在学校壁报栏上展示。宋老师吹着响亮的哨子,同学们整齐步伐,先围着操场跑一圈,然后快速跑出校门,那是他带我们到大明湖的岸边做游戏。“麻子脸”不辞辛劳,手拿摇铃,“当啷啷!当啷啷!”的铃声从大操场响到幼稚园,他掌管全校师生的作息时间。
    这是我甜蜜的回忆。
    天有不测风云,1958年,我的父亲被打了右派,受到了严重的处理。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给老师、同学们交代,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我心中疑神疑鬼,总感觉背后有人在指手划脚,正在议论自己。正应了那句俗话“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有一天课间,班里几名矫情的女同学围着我的课桌,齐声大喊:“右派!右派!右派!......!”我感到耻辱,感到无助,感到无辜。我强忍冤屈的泪水没有流出眼眶,我暗暗地对自己说,要学习保尔.柯察金,做一个坚强的人。这天放学后,我没回家,径直跑到大明湖边的司家码头,大哭了一场。
    大概在五六年级,学校里经常让学生“填表”,至今我也不清楚填写这些表有什么用场。“填表”是我最怵头的事情,当填到父亲一栏时,我会左顾右盼,趁人不注意,飞快地写下“右派”二字,急忙折叠起来。当年教导处有一位老师,好像是政工干部,他不教课,穿一身浅灰色干部服,戴一顶退色的黄军帽。他平日不苟言笑,同学们有些惧怕他。

    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课,“黄军帽”闯入课堂,大声点我的名字,命令我马上到教导处去。我忐忑不安地跟在“黄军帽”身后来到教导处。

    “看看你填的表。”“黄军帽”把一张表扔在我的面前。
    我没有说话,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你的家庭出身填的是什么?”“黄军帽”继续问。
    “职员啊,我一直是填职员的。”
    “以后你不能填职员了,以后你应该填右派,右派就是你今后的家庭出身。”“黄军帽”说着拿出来一张空表,命我重新填写。
    过了几天,我把“黄军帽”让我重新填表的事的请教班主任孙宝菊老师,孙老师自言自语:“右派应该不是家庭出身吧!”但她话音压的很低,低的只有我们俩人能够听见。哦!我明白了,孙老师也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啊!
    自这以后,我的心情更低落了,校长室前的花园不再艳丽,石榴花和梧桐树也变了颜色。我从此少言寡语,形单影只,寂寞和自卑开始伴随我了。
    这是我酸楚的回忆。
    无论幸福、甜蜜和酸楚的回忆,回忆总是宝贵的,写下来自己慢慢回味吧!
    县西巷小学伴随着济南老城区的改造,迁入十六职专院内,更名珍珠泉小学,继而把珍珠泉小学、泉城路小学、大明湖路小学合并,成立了大明湖小学。至此,济南的一座百年小学---县西巷小学销声匿迹。
    济南的这条明城老街县西巷,已经全部拆除,改建成宽敞的双向四车道大马路。今日县西巷的“泉乐坊”步行街光彩照人,“泉乐坊”正是县西巷小学的旧址。如今这里环境美,泉水秀,鱼儿游、鸟儿鸣,这里既时髦又有灵性。“泉乐坊”店铺很多,有特色写真店、服饰店、家居店、咖啡馆、甜点屋、西餐厅,人们悠闲地消遣着自己的时光,早已忘记昔日的县西巷,昔日的县西巷小学了。

 

                   http://s13/middle/0d12e78cha0ddc5996a8c&690
                                        老县西巷中段

                   http://s16/middle/0d12e78cha0dda9322def&690

                                         老县西巷南段

                    http://s12/middle/0d12e78cha0ddaa2d5f8b&690

                                 老县西巷北头的“九华楼饭庄”

http://s14/middle/0d12e78cha0ddaadf366d&690

                                            老县西巷北段

http://s13/middle/0d12e78ch767c913f285c&690
                                      今日县西巷“泉乐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