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道周《黄漳浦集》

(2011-08-16 13:27:03)
标签:

杂谈

分类: 黄道周研究
http://s6/orignal/4c19a8384044aec3a7bf5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元,号石斋,明福建漳浦人,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儒学大师、书法大家。黄道周一生勤于笔耕,著述宏富,以文章风节名高天下,其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研究黄道周生平事迹、学术思想、艺术成就和明末历史的重要史料。现存黄道周的著述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孝经》类七种、问业类五种、史学类十一种、制艺类六种、时论类四种、奏疏类二种、诗赋类十三种、书法理论类九种、尺牍类二种、类别待考类三种,共约一百四十余万字。黄道周生前有《骈技别集》、《明诚堂诗集》、{疏草}、《黄先生进览书四种》等四种门类单一的结集,崇祯十五年亦曾有将其著述汇编为“石斋十二书”的计划,但终未实现。黄道周殉国后,龙溪人洪思,少年时就随父洪尊光同受业于黄道周,入清后隐于苦竹山,秉承父志及受黄道周遗属蔡玉卿、黄子平之托,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四处寻访黄道周遗文,尽抄录以归,于康熙四年后编成《黄子文集》88卷、《石斋十二书》196卷,并撰成《黄子年谱》、(黄子传)、《收文序》等。此后较重要的著述汇编又有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龙溪人郑亦邹收录编成的《黄石斋先生集》50卷,黄道周弟子吕叔伦、何瑞图于康熙年间编成的《大涤函书》5卷,浙中弟子编成《倪黄合刻帖》诗集;浙江省桐乡人吕留良辑《黄石斋未刊稿》,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二年间浙江提学郑开极辑订《石斋先生经传九种》55卷,道光六年龙溪人林广显等辑刊的《石斋先生经义四种》42卷等十几种。但集黄道周著述大成之作,应推清道光间陈寿祺编《黄漳浦集》(又名《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
陈寿棋(1770—1834),字公祥,号梅修、左海,晚号隐屏山人,福建闽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致仕归后,主持泉州清源书院,福州鳌峰书院各十年。他积十余年之力,搜访了所有行世的黄道周诗文版本,得文815篇、诗702首、词1首,并附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以及黄道周传记数篇,均作了详细的校勘,全书50卷,于道光六年成书,道光十年刊刻行世,成为今天黄道周诗文集最主要的通行本。1949年以前又有人印行过一种铅印竖排本,但存世无几,仅见于少数图书馆。
漳浦县作为黄道周的故乡,保存有黄道周的讲学处明诚堂(原称东皋书舍),黄道周夫妇合葬墓,均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供职于漳浦文物部门,研究发掘黄道周的思想文化,保护整理黄道周的文物史迹,负有责任,重新整理出版黄道周的文集,是多年来的心愿,但自知水平有限,学识浅薄,恐难于仰视先生之雄奇巍峨,唯萦念于怀,但终于有一个偶然的机缘,得将这一心愿付诸实施。自此笔者和漳浦县博物馆全体同仁一起,以近二年的工作和业余时间,投入到《黄漳浦文集》的整理、编辑、标点和出版工作中。
    全书由邱涌添、杨桂妹、蔡团圆、黄丽群、王燕风、王文径作电脑录入,分别以王
文径编辑、标点卷前和37-50卷,以及插图编辑:吴德和、王燕风负责1-12卷的编辑:邱涌添、黄丽群主要负责13-25的编辑;蔡团圆、杨桂妹主要负责25-36卷的编辑,由集体交叉作四校:金浦印刷广林秋芸担任了排版和大量的造字拼字工作。
《黄漳浦文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漳浦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县政协分管文史委的陈桂味副主席对编辑和出版工作做了具体的指导和安排;漳州全和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漳浦县政协常委黄全和先生慷慨捐资五万元,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漳州办事处也捐资六万五千元,保证了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专此致谢。
    这次编印的《黄漳浦文集》根据漳浦县博物馆馆藏道光十年木刻版本《黄漳浦集》以及复印于漳州图书馆的旧排铅印本为蓝本,互相参照,纠正了一些错漏。特别是对于原刻本里多数出现的避讳,也悉数更正,以便于今人阅读。全书采用简体字,并对一处分卷做了调整。黄道周文字高古,喜用生僻字,不少僻字甚至不见于多种工具书,如《续离骚》一章仅5000余字,就有154个字只能采用电脑拼字造字,占了2.8%。编者才疏学浅,某些篇章几乎难以卒读,实未敢妄加标点,以免曲解原意,冒犯前贤。因而对1-36卷保持原貌,对37-50卷的诗歌部分做了标点和分段;卷前部分则主要参考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以及侯真平、娄曾泉《黄道周年谱》标点。
    黄道周年谱目前存世的有明洪思《黄子年谱》、明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清郑亦邹《黄石斋年谱》、清金光耀等《先儒黄子年谱集成》,当代侯真平收于《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中的“纪年考”。其中以侯真平的纪年考最为详备。鉴于陈寿祺《黄漳浦集》仅收入庄谱,这次编印出版为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根据侯真平、娄曾泉校点《黄道周年谱》和漳州市方志办誉印的手抄圈点本明洪思《黄子年谱》,收入了洪谱和郑谱。
    对于一代大儒的——百多万字宏篇巨著的重新编印,是编者的学识水平难以胜任的工作,但为了能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黄道周,解读黄道周,共同分享闽南历史上的这份骄傲,因不揣浅陋,承担起这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之惴惴之心,亦始于付印之日,错漏与不当之处,尚请读者鉴谅。

http://s13/orignal/4c19a8382e83de7a03d3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