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诚其意——做人之根本

(2011-04-06 06:28:38)
标签:

《大学》

诚意

论语·里仁

君子

小人

杂谈

分类: 我读《大学》

我读《大学》

 

第七章 诚其意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今译】

所谓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如厌恶恶臭的气味,如喜好美好的色彩。这就叫做五官所感(恶臭、好色),与心性辨识(厌恶、喜好)相一致、表里相一致,自己不亏心。所以,有道德修为的人,必须谨慎对待自己单独的辨识之事物是否真确

不懂道德的人,好逸恶劳,尽干些坑蒙拐骗,偷鸡摸狗的营生。一遇到有道德修为的人,就装模作样、假正经,花言巧语、瞎忽悠,用以遮掩自己的丑恶行径,表白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好。可实际上,欲盖弥彰。在别人看来,就像看穿他的心肝肺一样,忽悠掩饰还有何益处!

这正所谓:内心是否真诚实在,自然也就表露于外;外表装腔作势,是装不来的。所以,那些有道德修为的人,是时时处处都认真辨识,以诚其意,而绝非作秀装样子。

曾子说:“人的一举一动,有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的状况啊!

财物富有的人,要修饰自己的房屋;

品德高尚的人,要修行自己的身心。

心胸坦荡,身体健壮。所以,心性清明的人,必诚心诚意。

 

领会

这一章主要解释意诚。

这里的关键词是“”。这所谓“诚”有双重意思:

         一、对事物辨识的真切明了,意会真实;

         二、对他人讲述的真实无妄,信实无欺。

 

意念之诚,说白了就是:

辩知事物,是否真正的毫无私心杂念,不被物欲所蔽,格物致知。

办起事来,是否真正把事情的起始原委,辨识的澄明清澈,处理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这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在此,窃以为,有一点需要深思。儒家论人的好坏,总是以“君子”与“小人”区分,好像没有按阶级和社会等级去衡量、去断定

那么,儒家鉴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什么哪?

《论语·里仁》说得非常明白: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就是说:君子为道义 ,小人为利益;为道义还是为利益,是衡量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唯一标准。

说到这,请正常运作,以求得利润的企业商家,不要多心。《论语·里仁》孔子有言在先: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意思是:

“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所期望的,但如果不是用道义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去占据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正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

   这就是常话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论富、贵、贫、贱,遵道者皆君子;违道者既小人。不管不顾,不论黑白,只为利益,按着儒家的观念,那可就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了。从眼下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件看来,那何止是小人,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罪臣贼子。

如此看来,这诚其意”,真是做君子(好人)的根本啊!

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必非善类。依仗权势,坑蒙拐骗,民族败类。 

 

 (文责自负,一些观点的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无为

                                                   辛卯年清明后一日·于青竹轩

 

 

汉乃昭明选法维君子臣                                     2011-04-06 07:27:3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说得透彻.
    即使草民,辛勤劳动,诚信待人,仍为君子;
    即使官居二品,道貌岸然,贪腐成性,仍为小人;
    有人老说孔子维护统治利益,把统治者看成君子,把老百姓看成小人.这实在是曲解了孔子的意思,德高诚信,无论地位高下皆君子,惟利是图、取不义之财皆小人。
 

博主回复:                                   2011-04-06 07:44:03

    先生说的太对了!!!
    可恶的是,一些权贵和御用文人,为了一己之私,有意把经念错。让孔夫子,蒙受不白之冤.

 

慈祥的老人                                   2011-04-06 15:22:25

    舍其义而取其利是现今世界一切乱象的根源。
 

博主回复:                                                  2011-04-06 15:31:41

    慈祥的老人一语中的! 

 

 

高山流水                                                     2011-04-07 17:03:08
    儒家论人的好坏,总是以“君子”与“小人”区分,好像没有按阶级和社会等级去衡量、去断定。
    那么,儒家鉴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什么哪?
    《论语·里仁》说得非常明白:“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就是说:君子为道义 ,小人为利益;为道义还是为利益,是衡量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唯一标准。

         ---------让我们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一些人的有意曲解不攻自灭。
 

博主回复:                                                      2011-04-07 17:29:36

    谢谢高山君点出要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