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影子漂流
影子漂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阅卷老师该不该公开

(2009-03-04 23:56:28)
标签:

教育

就业

高考

阅卷工作

劳凯生

河北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高考阅卷老师该不该公开

 

    高考阅卷已经开始,近日,河北省曝出有13名高考阅卷教师因差错多或有效进度慢等原因被辞退。那么,这些“因差错多或有效进度慢”的老师为何在进入阅卷组后才被发现了,他们在进入阅卷组前能否将他们的身份进行公示,让相关的人士进行评价或者建立一套选拔标准,以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或者,哪些原因又导致阅卷老师的身份不能公示?

  同时,社会公众对高考阅卷老师的身份公开又是一种什么态度?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67.58%的网友认为应该公示阅卷人身份。

  河北13名高考阅卷教师被辞退

  据媒体报道,河北省考试院通过网络实时监督每位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及宽严尺度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截至目前,已有13名阅卷教师因差错多或有效进度慢等原因被辞退。今年河北高考评卷聘任3000多人,为确保高考阅卷公平公正,对评卷教师的学历、年龄、计算机水平设立严格要求,高三教师和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都不得担任评卷教师。

  对于13名高考阅卷教师因差错多或有效进度慢等原因被辞退一事,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徐老师没有否认消息的真实性。

  ■网友反应

  67.58%的人认为应公开

  搜狐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6476人参加的“高考阅卷人的身份是否应该公开”的调查项中,67.58%的人认为应该公示阅卷人身份,让考生放心。同时,25.76%的网友认为公示阅卷人身份会发生人情照顾等问题。

  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老师家长和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7.15%。其中69.35%的网友不了解高科阅卷的过程。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58.78%的网友表示怀疑过但是没有进行核查,7.27%的网友对自己的成绩进行过核查。21.26%的网友对高考成绩没有过怀疑。

  ■家长态度

  应知道老师是否有资格

  “你问我要不要公开,我说当然要公开了。”女儿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刘女士说,对于这个问题她以前想过,但是,既然河北出现了因为阅卷老师差错多而被辞退的情况,说明这些阅卷老师里肯定有水平不一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不必要的丢分,“不知道会被谁赶上了”,对考生是一种不公平。

  如果在参加阅卷前,将这些老师的身份公开了,在学校公示,“那么认为不合适的老师,肯定就会有人指出来。”而现在,她根本不知道这些老师是怎么选出来的。

  而在记者随即采访的5名高考学生的家长中,有4名学生家长认为应该公开高考阅卷老师的身份,“好让我们知道他有没有这个资格。”但也有一名考生家长担心公开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有个同学,刚上研究生,一点经验都没有就去参加成人高考阅卷了。”已经毕业工作的朱小姐说,而高考阅卷老师,是需要有水平的老师,所以“需要大家公投”,多数人认为有资格的老师才能去参加阅卷。

  ■选拔过程

  有在读研究生阅卷

  那么,每年的高考阅卷老师又是怎么选出来的?昨天,有过多年高考语文阅卷经验的薛老师介绍,每年在高考前半个月左右,他们一般都已经知道自己是不是阅卷老师了。因为,在高考还没有开始之前,考务组织部门就要成立一个阅卷领导小组,做教师的选配工作,再由各区县的教研员负责提供候选名单,再交由领导小组讨论、审核,“从工作态度到教师资质都要考查”,觉得合适就通知可以使用。

  而这些通过中学选拔上来的老师,一般都有过教高三的经历,同时大多数都有过参加高考阅卷经验的老师,只有一小部分是新入选的。

  阅卷人员的组成大多是中学和大学的老师,但也有部分高校在读的研究生,“但他们一般判的都是客观性很强的试题。”而每年的高考阅卷工作结束后,所有的阅卷老师都要做总结,“个别差的老师会通知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让明年不要再选他来了。”

  阅卷质量有专人控制

  薛老师介绍,一般在阅卷工作中,所有的阅卷人员被分成三个组,即阅卷组、质量控制组和领导组,以保证阅卷工作的质量。

  阅卷组主要负责阅卷工作,同时,在阅卷过程中,特别是像作文,都是由两个老师背靠背地来批阅,如果两个老师的评分,误差在许可的范围内(一般1-3分),就采用两个人的平均分,如果误差超过这个范围的,就会有阅卷领导小组富有经验的老师出来重新评分,如果还有争议,就会交由领导小组来共同讨论。

  而质量控制组,会在阅卷过程中,时时抽查各个阅卷小组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找阅卷老师谈话,并且做更正工作。

  对于是否需要公开阅卷人员的身份,他认为“没必要”,一是因为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公布以后,肯定会给阅卷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各方回应

  知情者:阅卷人有必要公示

  高考试卷运送到大学开始批阅了。那么,到底谁在批阅关乎考生命运的试卷呢?对于公众来说,那是一个上锁的秘密。对于内部来说,则是公开的秘密。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由于工作关系,他以前去过一次高考阅卷现场。“很让我意外的是,有个阅卷人是一位学生。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在阅卷。我的意思不是说大学生不能批阅试卷。到底谁在批阅关乎考生命运的试卷?阅卷人是否有资格批阅高考试卷?阅卷人是否公正公平?”他说。

  他认为,阅卷人的资格有必要公示,公众不知情,更容易搞暗箱操作。高考阅卷人的资格公示后,纳入公众的视野,全民监督。高考阅卷监督不能仅靠高校内部招生监察机构去实施监督。

  河北考试院:还没想过

  那么,对于这些阅卷人员的组织和资格认定问题,徐老师表示,这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但是“要不要公示,我们还没有想过。”要等到高招结束后,由具体的业务部门来负责解答。

  招生办:公开会引起混乱

  一位曾经组织阅卷的大学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阅卷老师主要是大学和中学老师,有时会有本科生,但本科生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后期核分。研究生参与阅卷的数量比较少,这些研究生有经验,最重要的是,研究生阅卷没有倾向性,而中学老师有倾向性的问题,比如,中学老师会形成习惯性推测:这卷子是丰台的,或是海淀的。

  她认为,阅卷老师的身份不能公示,参与阅卷的老师连区里都不知道,完全保密,如果公开,会引起混乱,容易导致有些人想投机,削尖脑袋接触阅卷老师,会影响高考阅卷的公正公平。更主要的是,如果高考阅卷老师的身份公开,那么,阅卷人的身份就是一次性的,第二年就没法参加高考阅卷,这会影响高考阅卷的质量。高考阅卷的公正公平主要靠内部监控机制。

  教育部门:公开会有人投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针对高考阅卷老师身份能否公示一事告诉记者,高考阅卷老师的身份是保密的,不能公示,否则会有人投机,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专家看法

  组织机关公信力最重要

  对于教师身份的公示是否能解决家长怀疑的问题?北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生教授认为还需要讨论。因为即使公示,个人对老师本身也未必熟悉,最后会造成不同人有不同意见。

  此外,劳凯生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考务部门要有公信力,从信息对称角度来看,即使公开了教师的选拔,学生家长和考务部门也不可能信息对等。而在信息不对等的时候,公众为什么要相信考务部门,就是因为这个机构要能够保证公平公正。

  因此,他认为更好的办法是提供组织高考的考务部门公信力。

  负面作用可能更大

  而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认为,公开的副作用更大,各种找关系的都过来了,阅卷老师可能不得安宁。同时,公开有可能为走后门提供方便。因此,应该是“对阅卷老师的把关标准最重要。”但也只是“内部掌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