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什么?跟谁争?怎么争?

(2010-08-17 08:04:14)
标签:

发源地

文化遗产

韩国人

段子

牛郎织女

杂谈

      昨天是中国传统七夕节,“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今天的《扬子晚报》发表了评论说,名人故里、传说发源地之争此起彼伏,舆论的指责中暗设着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争夺都是头脑冲动,肤浅与无聊。确有一些地方如此,如那些争西门庆故里的地方。但拿牛郎织女这样美好的故事来说,为什么不能争?只要一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争又何妨?而且,争夺也不完全是坏事。印象中,直接刺激国民神经的应该是韩国端午申遗,如果我们否认文化遗产争夺的合理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应该放任别人争抢原来属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当然前提是,争夺这些东西,不要浪费公款,不要增加人民负担,不要变成花钱买政绩。

       我谈点个人看法。首先,这篇文章的“发源地之争”牵涉到了两个范畴。一个是国内各地之间的争夺,一个是中国和韩国之间所谓的“文化遗产之争”。我认为,这二者相提并论不太合适。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全体国人、乃至炎黄子孙的共有财富,非要闹得不可开交,清楚是河南人的财富还是山西人、浙江人的财富,在很多人看来就显得有些无聊了。因为这不是学术考证和研究,而是一种所谓的营销。一个老子弄出三个故里,当地政府都敲锣打鼓搞庆典,大摆筵席、大把花钱,这已经不是无聊不无聊的事情,而是纳税人要骂人的事情了。这样折腾一番下来,当地经济就真的因此腾飞了?很值得怀疑。

       其次,也许有人会批评我的狭隘,文化具有某种人类属性,国人之争很无聊,跟韩国人争就不无聊了吗?这话有一定道理。近年来跟韩国有关的文化之争已经从新闻报道流传到手机段子了。世界杯期间结束后就传出段子说,阿根廷的天才梅西为什么表现不佳呢,是因为梅西非常担心,怕他在本届世界杯上太过神勇被韩国人发现之后拿去考证,最后公布研究结果——梅西其实是韩国人。不可否认,这种段子大家看了之后心里还是比较爽的。我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说,韩国官方称,中国媒体报道和民间流传的很多所谓的“文化遗产之争”完全是以讹传讹。比如根本没有韩国学者考证过孔子和孙中山是韩国后裔,也没有把《本草纲目》说成韩国人写的等等等等。但是不管怎样,韩国政府斥巨资要打造“亚洲传统文化中心”的决心和行动却是千真万确的。这种文化之争的企图心对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传播不会没有影响的。大国崛起的最重要标志绝对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所以我认为,在“世界大同”之前,把中韩文化遗产之争和国内地方官僚们的营销手段等而视之是不妥当的。

        第三,也是我最想说的,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然前提是,争夺这些东西,不要浪费公款,不要增加人民负担,不要变成花钱买政绩。以我的经验判断,争夺这些东西一定会浪费公款,一定会增加人民负担,一定是花钱买政绩。如果不花老百姓一分钱,仅仅是几个老学究关起门来写文章打笔墨官司,老百姓听都未必听得懂,怎么会有意见?在我看来,文化遗产之争不能简单的判断该不该争,而是要搞清楚几个问题的价值判断:争什么?跟谁争?怎么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