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历史上只要英德相遇就注定要留下恩怨传奇。昨夜的英德大战延续了这个传统。英格兰前锋莱茵克尔曾经有过一句名言“足球就是22个人在场上奔跑而最终由德国人获胜的那项运动”但显然昨天德国人的胜利并非完全来自于他们善于奔跑和他们的纪律。
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谁也不能把乌拉圭裁判的这个误判认定为黑哨或是阴谋——这或许是中国球迷的经验。但是现在没有人怀疑兰帕德确实打进了那一粒入球,人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世界足球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误判,并将以此载入史册。所有的媒体和那些著名的评论员们在最快时间里已经搜索出了世界杯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误判。今天看来我认为其中两次特别值得一提。一次是1966年英德两队的交锋。1966年的英德世界杯决赛,赫斯特一脚打在横梁上的劲射在德国队门线上弹出,当值主裁判和助理裁经过商议后判定进球有效。英格兰队凭借此球在加时赛领先并最终击败德国队,唯一一次捧得世界杯。时至今日,那个砸在球门线上的“进球”仍是一段永远无法了断的公案。另一次是日韩世界杯上韩国人凭借裁判的一次严重误判,吹掉了托马西的进球,最终淘汰意大利队。当时世界哗然。
今天很多文章在评论昨晚英德大战的误判问题时都用了“还债”一词。这显然是指上一次的英德大战中英格兰是裁判误判的受益者,所以有了“出来混都是要还的”的宿命且调侃的腔调。我很多年前就到一个论调:足球场上的误判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误判的不可更改也是足球比赛的魅力之一。据说此话出自一名世界级的足球名家之口。我想大多数人都承认,裁判的误判有时可以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比如日韩世界杯上意大利杯淘汰。但有时也未必,比如,昨晚的英德之战。我想英格兰人自己扪心自问,他们也未必敢打包票——兰帕德的进球即使不被吹掉他们就一定能战胜德国人。因为英格兰的后防线在德国人面前可谓是千疮百孔。但是无论怎样我都认为,现代足球场上的裁判误判是不可原谅的,也非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名主裁两名边裁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是还有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吗?NBA的裁判不能确定时不就是停下比赛到场边看一下重放的录像再决定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国际足联为什么如此傲慢,拒绝使用高科技手段来保证比赛的公正呢?某些偶然或人为的错误可能成为人类历史命运中不可知甚至不可控的因素,但绝不应该认为那就是人类命运的魅力所在。
昨晚英格兰球员科尔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也犯了错误,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无话可说。祝德国队继续好运。”科尔很有风度,显示了英格兰球员“情绪很稳定”,今晚的《新闻联播》在报道这场比赛时也“情绪稳定”地对这个举世关注的误判只字不提,可是我觉得即便连著名的英格兰球迷也一样“情绪稳定”,国际足联便因此继续放任此类事件的不断发生将难逃全世界球迷的谴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