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京多家银行出台新规——外地人必须提供一年以上南京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才能办理房贷。今天《金陵晚报》一篇文章提出,限制外地人房贷很有必要,让我们看到了买房的一点曙光。对这个观点,我同意一半。具体说,我同意限制房贷来提高投资房产的成本,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我不太同意过度强调所谓“限制外地人房贷”之说。
现在大多数人一提炒房必然想起恶名在外的“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之类的群体。他们携带巨额现金席卷全国,像蝗虫一样,所到之处房价应声而涨。这些群体的社会评价极低,说实话,我也很不喜欢,但是他们没有违法,更重要的是限制外地人房贷几乎打击不到这些群体。人们都注意到了,这些群体最重要的行为方式之一就是“现金交易”。现金交易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富来源的原始和初级。很简单,你去高档品牌专卖店会发现大多数客户是信用卡交易,而地摊上都是现金交易。这是由金额大小决定的。而绝大多数大额正经生意也大多是支票或信用卡交易,只有贩卖人口、枪支、毒品之类的非法生意才使用现金。据说,大多数中国人在海外买房基本上都是现金交易,且一次付清,这种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标签。正是因为这些极端富裕群体都是现金交易,所以房贷门槛的高低对他们影响不大。今天媒体报道,温州炒房团已经大举转向炒黄金了,这就是明证。炒黄金谁给你贷款?
限制外地人房贷的真正受害者可能是那些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城市里苦苦打拼了很多年的劳动者。文章说,新政中很人性化,提供一年的社保证明或者纳税证明对于真正想落户南京的外地人也不难。听起来似乎是这样的,说这样的话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真的成为一个外地人,没有真的体会过外地人在异地他乡生活的艰难。那些名目繁多的各种证明,哪一个都不容易开,少了哪一个都让你寸步难行。外地劳动者的社保覆盖率究竟有多高?那些收入微薄的打工者有几个拿得出完税证明?不要忘了,所谓的外地人也分两种,一种是外地富人,比如温州炒房团之类;另一种是外地穷人,比如大多数打工者。稍微动动脑筋想一想:限制外地人房贷究竟打击到了谁?这篇文章放大了枝节问题和次要因素,本地人买不起难道是外地人的原因吗?本地人也分富人和穷人,限制外地人房贷之后本地穷人就因此买得起房了吗?本地人买房的曙光能否出现跟外地人究竟有多大关系?
一句话,房贷政策收紧我赞同,但不必特别强调针对外地人,而应一视同仁。广而言之,我不赞同一切以本地人、外地人为划分标准的政策和提议,因为这很大程度上都意味着落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