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重庆晚报》上,韩寒针对演员潘粤明驾车受伤事件向中国的影视剧开炮,他称,潘粤明受伤很有可能是没有系安全带所致,并对近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演员开车未系安全带等违章现象进行评论,称这些电视剧在拍摄时不仅没有顾及演员安全,还对观众造成不良影响。而今天中青报上说,导演赵宝刚对观众的这个质疑却拒绝回答,还反问记者:“这算是什么问题?”
我很喜欢韩寒的一些言论,也包括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韩寒不仅是一名有影响的作家,还是一名挺有名的赛车手。所以他对于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应该比平常人有更多心得,他对国产影视剧中的违章的批评是公众人物社会负责感的一种体现。我们很多影视作品在很多细节上对公众的确有很多不良影响,除了韩寒说到的开车不系安全带之类的交通法规意识之外,还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主人公抽烟的画面实在太多:领导开会拼命抽,警察办案拼命抽,作家写书拼命抽,记者写稿拼命抽,朋友聚餐拼命抽,黑社会聚会拼命抽。。。。。。一部电影、一集电视剧不知道要出现多少次抽烟的场景,这要在有些国家是要受到抗议的,甚至遭到处罚的,而我们很多人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就像赵宝刚那样。
影视作品对公众行为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我举个例子,三十多年前中国男人夏天的衬衣里都是要穿一件背心的,而现在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几乎没有了吧。不要以为男人衬衫里穿背心是中国人过去比较土的原因,事实上西方人过去也一直这样穿,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著名男影星加利格兰特在一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中脱去衬衣之后人家惊讶地发现,他里面什么都没穿,一下风靡了世界。欧美男人从此不在衬衣里穿背心了。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个例子只能说明影星对时尚的影响。影视作品对公众行为的影响虽然没有对时尚影响这样直接,但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巨大。我们中国的烟民人数居世界首位,除了人口基数大的因素之外,你能说没有影视作品的作用吗?如果说赵宝刚这样的导演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还只是个人问题的话,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也缺乏这种意识就更说不过去了。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严格的影视审查制度,但是在这些领域里却几乎疏于管理。也许有人会说: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毕竟这是一些极其琐碎的小事,连这样琐碎的小事细节都要政府部门来管,也太荒唐了吧?这话好像有道理,但我们的影视审查制度管得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细!主管部门曾经下文,明令禁止娱乐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使用“大哥大姐,小弟小妹”之类的称呼,你说这够不够细不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