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赋——由情赋志,以志励人

(2018-12-29 11:27:12)
标签:

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

1

 

https://wx2/large/5ee841c6ly1fx9q2s0r6bj20f40attfc.jpg


赋的由来
源于战国 盛行于汉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

https://wx2/large/5ee841c6ly1fx9q33p5mnj20j109knbf.jpg

离骚(图片来源于网络)

 

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赋的意义
赋体物而浏亮

 

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文学的大成。

 

提到赋,就会想到诗词歌赋。古时候考量一个人的文学才能常会以是否精通“诗词歌赋”来作标准。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皆流芳百世。

 

在文学史上,赋有一定地位,特别在汉代,几乎是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它在丰富文学语言和提高表达技巧方面对以后的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https://wx4/large/5ee841c6ly1fx9q3gg6ibj20k40eeq8x.jpg

 洛神赋(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社会,我们以白话交流,赋也不再是常用文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赋”这一文体没有了撰写价值。特别是在学校等文化阵地,它的作用历久弥新。

 

校赋是一所学校历史与成就的概括,历史不会变,但学校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大多数学校的校赋不会只有一个的原因所在,北京大学的最新校赋就是在2017年创作的。

 

-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赋》

https://wx2/large/5ee841c6ly1fx9q3tavuxj20fw0byh08.jpg

北京大学(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大的新校赋是一篇由日照著名辞赋作家冷为峰先生于2017年10月为“北大建校120周年”创作的文章。

 

       北大校赋

——————————

       雄聚王气,势耸天阿。坐拥京都地利,容纳天下人和。南瞰瀛台之浩浩,北枕长城之峨峨。凌千古以六合囊括,纵八极而万象包罗。擎民族振兴之大纛,开民主自由之先河。九域骞腾,顺应乾坤道义;五洲辐辏,关系国运兴衰。盛名播乎四海,鸿光射于九垓。

 

       励志北大,不忘初心。肩民族以鼎重,寄绛帐以情深。发滥觞于思想,树世纪之旌幡。几经搬迁,传薪火于乱世;无尽艰劬,立鸿业于石磐。发轫五四,力引民主之潮;肇始戊戌,势导维新之源。《新青年》革命启蒙,剑指旧制;毛润之书海寻路,力开新天。为苍生立命,代天地立言。正气激荡大地,新潮席卷中原。世纪洗礼,承鸿德于前哲;教海踔厉,领潮流于杏坛。济济大师,首尊李大钊之杰;熠熠泰斗,应属蔡元培之宗。伟哉北大,一大代表血荐轩辕,拯民族于水火;壮哉北大,千万师生情系社稷,圆复兴于大梦。海纳细流而阔,山聚巨石而雄。

 

       芳华北大,古典堂皇。万亩燕园,凝神州之缩影;六大学区,盖学子之殿堂。黉宇巍峨,汇厚土之灵气;桃李葳蕤,撷首善之德芳。廊榭交辉,频见求知之影;亭园抱月,屡传高谈之声。博雅塔幽,气凌九天尽揽;未名湖瀚,霞落万道弥明。翘脊欲呈虎威,飞檐极具龙形。左拥图书之浩,右揽博物之丰。雕塑穆然,始瞩名庠之盛;华表灿兮,常佑圣地之隆。嘉木秀兮含英,如闻学术之气;绿水荡兮沦漪,犹载创业之馨。焕时代之新妆,偎红拥翠;展世纪之画卷,堆玉叠琼。一塔湖光,尽显皇家风范;满园神韵,极览名校风情。

 

       人文北大,笃学尚行。行在足下益远;学在时下弥精。以民族之盛而盛,以天下之兴而兴。铸树人之道,宣秉铎之声。皦皦鸿儒垂范,莘莘学子驰腾。德才兼修,本硕博兮并重;中西融合,文理工兮共荣。鹰击多元自主,花开并包兼容。科研摇篮,国际屡而折桂;学术高地,天下难以争衡。纳米称雄,饮誉全球瞩目;量子独步,加冕父王驰名。文领中西之最,师穷古今之能。点烛燃心,师泽超乎浩海;焚膏继晷,俊采多于繁星。铸剑铸魂,科学为其渊薮;研心研墨,人文因之钟灵。漫步仙庭,骄子共畅愿景;遨游学海,潜龙以济苍生。广厦始于基石,大道起于善行。

 

       行成于专,言废于嬉。止于上贤,穷于至艺。非容无以至博,有道方能至伟。国运系于学风,重器烨于上庠。学海无涯,铸万世之伟业赫赫;教坛有道,炳千秋之史牒煌煌。雄踞九州之冠,位列全球之强。晓民族之大义,挺人类之脊梁。噫嘻,夏有校,殷有庠,周有序;今看北大,归于华夏,属于世界,文泽三江,气吞九宇。嗟夫,百年北大,圆梦民族复兴而弥新;北大千年,致力人类大同以永固。躬逢盛世,瞻仰名校,喜迎华诞,同襄盛举,微风不才,感而赋之。

 ———————————

 

国内各大名校皆有校赋,

它有着寄情励志的文化作用,

每一位学生牢记校赋,

即是品味绵延长久的学校历史

以及独特的学校精神。

 

我司在给学校做文创构建时,

也建议校方加入校赋的创作。

 

- 重庆市三十八中学 -
《三十八中赋》

 

《三十八中赋》是在38中学80周年校庆时由在路上文化机构原创。该校拥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抗战期间的江苏省立旅渝联合中学。

 

为此校作赋,翻阅了所有校史资料,通篇诵读下来,38中的过往岁月、校园精神风貌等皆跃然纸上。


https://wx2/large/5ee841c6ly1fx9pw68cbwj212w0f719m.jpg

https://wx3/large/5ee841c6ly1fx9q4gu0z8j212w0t6npd.jpg

 

- 贵阳市林泉小学 -
《林泉赋》

贵阳市林泉小学原是航天科工集团三线调迁企业的一个厂矿子弟学校。1970年始建于贵州省桐梓县,1991年随工厂调迁到贵阳三桥新街28号,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

 

在路上文化机构根据该校的地理位置,办学特色,生源概况等,量身定制了《林泉赋》。校赋的创作使得学校在对内对外的形象中有了较为清晰的全貌。


https://wx3/large/5ee841c6ly1fx9q5xlu4sj212w0km1ky.jpg

https://wx4/large/5ee841c6ly1fx9q6ghhv7j212w0t64qq.jpg


- 贵州石阡县文博学校 -
《文博赋》

 

文博中学位于石阡县中心城区,背倚文笔青山,面临龙川清流,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文博小学位于县城文教胜地文昌阁,背靠五峰山,面朝龙川河,与文博中学隔江呼应。

 

石阡县自有“泉都”之美誉。石阡县的特色文化便是泉的文化,文博学校便在这种文化的滋润下成长起来。在路上文化机构考察该校的具体情况后“体物入情,由情赋志”,《文博赋》遂成。


https://wx4/large/5ee841c6ly1fx9q6zf55bj212w0riqv5.jpg


校赋的创作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构建,

它是以学校为基石,

体物入情,由情赋志,以志励人,

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编辑:阿妹

在路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