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玉”传奇(下)

标签:
白描贾平凹雷抒雁雷达李炳银金香玉文化 |
分类: 生活随笔 |
时隔两年之后,陕西电视台编导惠京鹏来京找到我,说他们正在摄制一部名为《金香玉》的专题片,早听说过“分香散玉”的故事,正是他们专题片里难得的好素材。
我不明白何以要拍这样的专题片。惠京鹏告诉我:陕南汉中出产金香玉的消息传开后,早年大家只是说说,没有谁去寻找开采它。如今事情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家致富的想法鼓动得人像发了疯,很多人包山开矿,想开采出金香玉来,也真有人找到了,也有急红了眼的,用其它物质加进香料合成以假充真,拿到市场上去蒙人骗财。他们拍摄《金香玉》专题片的想法,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玉材的真实面目,做一番知识普及。
于是,惠京鹏一干人,扛着机器,一同到了我家,拍了贾平凹分与我和夫人的那两块玉,拍了“分香散玉”书法条幅,录了我讲述的分香散玉的故事。雷抒雁《分香散玉记》写成后,叫人打印给了报社,原文手稿则被我要了过来,他们又拍了雷文手稿。
《金香玉》专题片是否拍成播出,没有打听,倒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故事,直教人感叹世事之奇之妙。
一日,我去北京旧宫一家朋友的玉厂,朋友说让我看样东西。拿出的是拳头大一块褐色的石头。我说是金香玉,朋友奇怪,问我怎么辨识出来的,我给朋友讲了分香散玉的故事和惠京鹏告知我的消息,朋友立即电话叫来了料主。原来是一位老板从玉料贩子手中购进了这块料,倾倒于金香玉的盛名之下,先送来上砣子试试,如果能做成玩意儿,就将那玉料贩子手中几百公斤料全部拿下,物以稀为贵,可以做一笔不错的生意。
听了我的讲述,那老板谨慎了,虽然送到玉厂的那块料是原生矿物质没有问题,也雕成了几件玩意,但后来又送来一块,一上高速旋转的砣子,便崩刀,还可以闻到一种焦糊味,显然是合成材料,原生矿物质,尤其是玉石,决不会有焦糊味的。那老板要做金香玉生意的打算也就此拉倒。
后来我在北京潘家园、大钟寺玉器市场,也见到了出售金香玉的。卖主自然说得神乎其神,还给我一张有关金香玉的介绍材料。材料上的介绍如下——
香气的美玉,这就是人们寻觅已久,只见诸史料记载,而难得一睹芳
容的奇珍玉石—金香玉。
识金香玉。
度温润饱满,呈红褐色及深褐色的半透明状态,摩氏硬度在3.2—3.8
度之间。
山爆发后,炙热的岩浆融合吸纳那些邻近它的芳香植物而冷静沉积下
来的产物。
定的报道。
系教授,从事矿物、岩石、珠宝等研究工作三十三年的王时麒专家,
已详细介绍了金香玉的产地、成分、颜色、形成原理及其特点,并
给它定了一个符合它身份的价位。
专家检测,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贾平凹佩戴“金香玉”碎片1
贾平凹书法《分香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