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1043)
【作者曾言:“此系身前身后事。”这句话说的很明白,既写了生前的事,还又写了死后之事。写未来之事,这世上有谁会相信?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言:“活了大半辈子了,这种事还从未听说过。”《红楼梦》是否写了乾隆五十六年之后的事呢?】
我非常赞同老师的判断,即该书不仅“隐写”了作者所在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时代的历史真实大事件,而且写了作者死后几百年以后才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啊?!
若有人问,那应该是什么大事件呢?譬如,第一回里是不是写了公元2008年中秋节前后发生的“北京奥运会”和“神七飞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漫步”呢?你可能不太相信,但我是十分相信的。因为我有证据!
【002】红楼梦什么朝代的故事
《红楼》故事朝代问题,令人难以捉摸。四大名著中《三国》、《水浒》书中朝代,那是和尚的虱子-明摆着。即使神话小说《西游》,亦与大唐刮拉上了。为何《红楼》不明写朝代?其中有何用意?我们是否可以“按图索骥”,一探究竟?
程本
作者在第一回,暗示读者“真事隐”、“假语存”。既有真事,那就有朝代可考。不妨从《红楼梦》成书年代着手。曹雪芹生前未能把《红楼梦》全部定稿,而是由另外两人编辑加工完成。这两人就是程伟元、高鹗。可以说,没有他们二人就没有现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程伟元(?-约1818年),字小泉,清江苏苏州人。出生封建士大夫家庭。乾隆后期,在京化数年之功,搜罗《红楼梦》残稿遗篇,并邀友人高鹗共同承担“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的编务,三印《红楼梦》。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
“程本”包括“程高本”、“程乙本”。“程高本”亦称“程甲本”,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用木活字排印《绣像红楼梦》,世称“程高本”。封面题《绣像红楼梦》,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回首及书口均题《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册。有总目,不分卷。双边,乌丝栏。每版二十行,行二十四字,绣像并图赞二十四幅。
“程乙本”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与程伟元用活字印刷术,将120回,名曰《红楼梦》的书排印出来,故名“程乙本”。“程乙本”与“程甲本”的版式插图等完全一样,但有两万多字的差异,且多出一篇由程伟元和高鹗联合署名的“引言”。
我们考证“程本”有何意义?据此我们可断定,《红楼梦》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这是铁板上钉钉之事,不会晚于此时间。按作者所说,书中所隐乃真事。据常理推理,那么《红楼梦》所写之事,不可能晚于乾隆五十六年。
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作者曾言:“此系身前身后事。”这句话说的很明白,既写了生前的事,还又写了死后之事。写未来之事,这世上有谁会相信?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言:“活了大半辈子了,这种事还从未听说过。”《红楼梦》是否写了乾隆五十六年之后的事呢?此事咱们暂且不谈,后文再议。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一百二十回程甲本的印刷发行,是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要时间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