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有左脑和右脑之分。一般人所知道的,仅仅是左脑记忆,而对右脑记忆则普遍都是一无所知。右脑记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记忆呢?前苏联时代有个新闻记者,开编辑会议的时候,人家都在埋头做记录,只有他不记一字。主编问他,你为什么不做记录?他回答说你的话我都能记住,不必做记录。于是应主编的要求,这位记者将主编的话连同说话时的手势丝毫不差地重复了一遍。我们很多人也都听说过有过目不忘的人,但只是感觉非常的神奇,并不知道为什么而神奇。这样的记忆能力,不是左脑的功能,而是右脑功能所具备的。
在脑障碍患者中,我们时常能发现一些具有天才般记忆的人。他们通常因为左脑的功能被损坏了,而右脑却未受到伤害,所以能充分发挥右脑的机能。这样的实例,在特雷法特所著的《为何他们具有天才般能力》中能看到很多。在这本书中,对于脑障碍患者的异常记忆力未能加以说明,只是说他们的能力对科学是一个挑战。事实上,原因是当抑制右脑机能的左脑被损坏的时候,脑障碍患者右脑的本来机能就容易得到发挥。患脑障碍的儿童,多半是其左脑发生障碍,左脑的理性认识功能,即概念化思考、抽象化思考能力十分低下,且不具备语言性思考能力,表现力等机能。但这并不妨碍其右脑功能的发挥。
人从胎儿期以及0岁至3岁之间是右脑阶段(主要是形象思维),3岁至6岁则是从右脑向左脑转移的时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而6岁以后便和成人一样以左脑活动为主了。所以在0岁到6岁之间,比较容易发挥右脑的机能,在这一时期进行右脑记忆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时期进行训练,整个右脑系统能得到开发,使孩子获得终身受益。
人的大脑是从右脑开始发育的,
6岁以后就进入和成人一样的理性的左脑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头脑的机能自然从以右脑为主转变为以左脑为主,最后大脑机能由左脑统一。左脑具有统一性和整合性。右脑是形象之脑,进行形象性思考。形象性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目前主心像心理学,虽然认为产生逼真的心像是右脑的属相,但却又认为这种属性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的。这是因为目前的研究还未把目光放在幼儿身上,而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由于成年人的右脑能够感知逼真心像的比例较少,以致得出了上述不正确的结论。如果研究对象集中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越是出生不久的孩子,他的能力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事实上,如果得不到一定的刺激、并置之不理的话,人的能力将急剧地衰退,这就是才能的递减法则。
心像,并不是那种抽象笼统地想象时的心像,而是指像照片、或者像电视那样可以明确把握的图像。能够出现像照片一样的心像,这种心像力被称为直观像,可以认为60%-80%的孩子及10%的成人身上存在着这种能力。如果是幼儿的话,让他处于一个适当的环境,就能100%地发挥这种能力。
超常的记忆力与形象思维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呢?在人的思维当中,形象思维更具有整体性,虽然它还不算是超常思维,但更接近整体性。我们大家知道动物没有逻辑思维,但动物保留着很多人类展现不出来的功能。我们常见的,一只狗你把它丢弃多远,它还是能找回家。而人如果蒙上眼睛带到很远的地方,不靠任何工具,凭借自我的感觉恐怕是回不来的。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人类逻辑思维。
其实所谓的超记忆力,是我们把眼睛或耳朵听到的一切的景象记忆了下来,再回忆的时候,是整个的图像展现在我们眼前,就跟演电影一样。对一件事情来讲,目前我们虽然也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如果看书上的文字,要清晰的回忆起那页纸上的文字来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超记忆力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过目不忘的原因。左脑的记忆方法大多用逻辑思维,所以,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增加记忆力,运用了很多联想的方法。虽然有所提高,但收效并不大。可能连老师们也不太明白他教的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的记忆力超常的强,这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无意中运用了右脑的功能。
我们曾经运用这一方法现场让大家背圆周率小数点后200位,实验者年龄不等。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人就背了上百位,其中包括成年人。如果专门培训的话,效果可想而知。我们知道,数字并没有什么关联,很难运用联想。背过来的人展示给了人们同一个景象,那就是闭上眼睛,眼前好象出来个屏幕一样,数字就展现在屏幕上,然后读出来就是了。
这一方法加以引导运用的话,是否可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呢?可能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高速计算能力、高速思维能力、高速阅读能力都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我们至今为止的教育,对于人类类似的潜在能力完全没有予以注意,谁都没有想过,对于潜在能力的培育,是使处于沉睡状态的人类进化机能开花结果的关键所在。希望我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唤醒人类这一进化机能,从我们的娃娃抓起何尝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呢!
超意识智能开发QQ群号:3511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