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春锦:《中国文化的命脉——内文明引领文化和教育的复兴》

(2020-09-03 08:30:22)
标签:

根文化

根并荷花一茎香

致使香魂返故乡

西方文化“外求法”

中华文化独特“内求法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934)

 尊敬的各位红学研究家、老师和爱好者朋友们:

    笔者的知心好友“港务闲人”李先生向我推荐了几篇极好的文章,我读后产生了极大震撼与共鸣的是下面这篇,为此也转载于下,并且加进了自己的一点感悟,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国文化的命脉——内文明引领文化和教育的复兴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院士报告厅

2010 06 19

熊春锦

版权所有:道德知音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中国的传统根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命脉当中的一个主枝,就像这棵大树一样[图示]。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她诞生于文明,文明诞生了文化,文化使我们的整个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悟:文化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相比较,我们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没有发生断裂。

【悟:中国独特的“根文化观”——“天人合一”的文明观堪称“中华一绝”!】

    近些年来,胡锦涛主席给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这一愿景的设计,我觉得,如同邓小平主席当年给我们设计的一个改革开放的愿景一样,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是我们时代的需求,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是整个世界达到一个和平和谐的共同要求。因为我们整个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中国走向世界,而世界又同时在走向中国的状态。我们民族的复兴,说到底在于道德的复兴,在于根文化的复兴,因为人类文化的每一次复兴,都有一个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需要回溯到自己民族根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中【悟:曹雪芹在书中说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重新学习精神营养,复兴文明的母体【悟:“致使香魂返故乡”就是曹雪芹的这种本意吧?】。文明的母体,一旦被我们捕捉到了,并且在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家庭、在我们的社会里面,进行再次运用成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前提下,就会诞生出文化的活力,然后再前进,这样就能达到民族的复兴,才能创造灿烂的辉煌。

  

   中华民族的文明,如果我们走近历史,研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其实就是一个“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文明,很简单,与西方文明有天壤的差别,西方文明是文明和文化诞生于外求法,在身体的外面寻找文明和诞生文化。然而在中国,我们的文明恰恰是在体内寻找【悟:独特的‘内求法’】,在体内求证,是内取其身,而外取其物。这样我们首先诞生体内的内文明,然后才产生外文明,是内外合一的一种文明【悟:‘天人合一’的文明观】,由文明产生文化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而且是在世界科技界、文化界都熟知的,就是中国有一部《易经》,这部《易经》大家都在解释。但是,很多人都是脱离了内文明和文化在解读,那么很难以把它真正去解析清楚。我们从《易经·明夷》这段文字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指的“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这么短短的三句话当中,它包含揭示的就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诞生的根基,是要求首先实现内文明——体内的文明,体内的文明所诞生的成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内圣,内修圣心。“外柔顺”是指什么呢?“外王”,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才是我们民族产生文明和文化的母体,只有内修圣心,外修王道,内圣外王都成就,并且这个外柔顺了,也就是说你的王道不是霸道,而是一种和谐之道,是与万物的和谐,它体现、表现的是柔顺。

  老子就强调这个至柔和这个至顺,因为王道如果表现出刚、强,那么是自伤的凶器。不仅会造成内伤,也会造成外伤。所以,现在世界上“王道盛行,武力扩张”,违背了这个柔顺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从根本上说缺乏了内圣,内在的圣人之治没有人去进行。所以,王道给人类展现的、在社会上表现的,就是征伐,盲目地征伐。自以为是的代天行道,就像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一样,它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内圣,盲目地行所谓的王道,自封为“太平洋的警察”管理世界,所以它给自己带来了众多的麻烦,违背了我们祖先所揭示的“内文明而外柔顺”的格局。

    那么这个《易经》里面讲到的“内文明,外柔顺”,内圣外王的标准,内修圣心要达到文明得见;而外修王道,要能达到柔顺,和谐于万物。这样的时候,才能够克服应对所有困难和逆境,进行顺利的化解。“文王以之”,也就是内文,体内的“文”能够产生,当我们体内的“文”能够产生以后,我们才能出现。只有体内的这个“文”,能够充分展现以后,并且产生明、光明、内文明,那么自己的王道,才能通行无阻,不论是对身体性命的再造,还是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就无往而不利。

    对于这个“文王以之”,《易经》里面还做了进一步说明,《易经》的乾卦里面,也指出了“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应当在人体内的“田”里面,什么样的“田”呢?在人体的三个丹田里面,见到自己的人类遗传的密码——龙。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常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那么这个“龙的传人”,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内文明里面。实际上,整个人类都是龙的传人,都可以在体内“见龙在田”。包括西方,包括在德国,连标准的日耳曼人,他们只要实践了老子五千言当中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方法,无论男女都能够实现“见龙在田”,出现一种内天下的文明,所以说中华民族的复兴,要寻找这个文明的源头活水【悟:《西游记》里“孙悟空”、《红楼梦》里‘空空道人’的涵义大概就是寻找文化源头的意思吧!】。

  然而,这个文明的源头活水就记载在我们祖先的经典当中,只要我们走进经典,诵读经典,就能够从中感悟到如何去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从而激活体内的光明。并且,将遗传因子当中龙的信息分解提纯出来【悟:贾宝玉就是一条‘’,1724年即甲辰龙年所生他与王熙凤组成“龙凤呈祥”之主旨寓意。这就是作者抓住的重要遗传信息。也证明《红楼梦》不是虚构的小说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类历史信息的遗传无疑!是该书是历史预言的理论证据之一。】,再一次见到自己体内的龙象。这个龙象一旦见到了,由于它能直接帮助体内众多能量的谐振,同频共振地谐振,与天地同频;那么内天地就发生一个光明的变化,并且出现大量的“文”,这个“文”不是“字”,不是汉字,而是这个汉字之前的小篆文、钟鼎文、甲骨文,以及图像之文【悟:如《推背图》在各象皆是。】、符号之文【悟:如《易经》中的八卦、64卦。】,也就是现在西方科学研究的我们右侧大脑里面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图像思维【悟:现代人所说的‘特异思维’、‘超常思维’即是】。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界的奇才,就是因为他天生具备着图像思维。然而,他的这一个生理功能,在我们的《易经》当中、在《黄帝四经》和《黄帝内经》当中、在老子五千言的《德道经》当中,早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训练,育产生的方法,只是我们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转换以后,读不懂了,不知道了,甚至错误地篡改了【悟:《红楼梦》就是这个状况,所以作者叹息地写道“平生遭际实堪伤”矣】,使我们整个民族逐步地脱离了自觉性培养自己的内文明和图像思维功能。那么,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要达到一个中华民族的复兴,那必须要走近历史的长河,在井泉之中,再次吸取营养,将文明诞生的母体方法加以解码【悟:所以脂砚斋告诉我们,要用“拆字法”才能解开书中的“密码”,霍国玲老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秘密,真是高明!】,转换为现代的语言,在我们的体内进行实践;从而使我们再次大面积获得内文明,再次大面积实现右脑,从右脑作为门户,深入到我们大脑质层当中去,形成这个图文思维。这个图文思维,是比图像思维还要高一个层次的思维模式,而且这个图文思维是心脑联动产生的图像思维,一定要有心的参与。
    中国人大智大慧的祖先们,为我们后代的教育,既设置了汉文的方式,虽然转变成为了汉字,由汉文变成了汉字,但是里面的教育模块还被全息地保存着,并没有消失,我们只要拿起来用,就能够达到一种民间所说的一用就灵。只要遵循着“恭熟忘合灵”的这个路径去实践,就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我们的心灵,贯通我们右脑的慧识、左脑的意识和心灵的道德。心中神识的启动,是一种德性的再次复苏,称之为心德并用;而右脑的启动是慧识的复苏,这称之为慧性;左脑的智能的复活,善正德的要求与我们的心和右脑联动互动起来,称之为正智。这样就形成一种完整的德、慧、智,自我教育模式和教育别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最佳的模式。它远远比西方单纯注重开发右脑要完善得多,而且效果也快速得多。所以我们在解读祖先们文章经典的时候,非常激动,很有感触,这些理论正像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当中所说的:“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能知也,莫能行也。”的确是如此,很简单,就是我们被后天的智能,在这两千五百年来光是用左脑的后天智能意识,没有开动我们的心和右脑深层次的功能,所以就读不懂。

    比如说,关于这个内文明在《大学》这一篇文章当中就提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能产生很多智能型的认知,都说得很有道理,甚至有的学者说:这两个“明”字可能多了一个“明”字,是笔误。他们没想到,在古代那种字贵如金的背景下,不可能多任何一个字,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这一点,只要回头再看一看《黄帝四经》当中就知道,并不是多一个字,而是强调了内文明和外文明要都明白这个德它的作用、它的能量性、它的品格性,对我们生命的主宰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子讲了:“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万物全部都是很自然地去尊道贵德的,因为道父德母,她是我们的母亲,是父母。

   我们的父母是道和德,我们作为道德的子孙,只有恪守父母的教训,学习父母告诉我们的经验和深层的方法,才能够正确地生存。就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包括体内的臟器命名,都充满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看看大脑的脑、肝、脾、肺、肾、胆、膀胱、胃、肠,全部都是用的“月亮”的“月”,唯独一个“心”没有用“月亮”,为什么?心就是我们体内的太阳,它应该放光,产生内在的文明,才获得生活的自在,过得潇洒,才是生命的真正主人。在心中有了这个光明,明白“德”是什么,怎样去获得道德的品质。这个品质,包括了品格和质量、质能,那么才能产生内在的光明。

   (未完待续)                                                          白金贤

                                                                          2020年9月3日再次学习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