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脂砚斋”的原型是李鼐侄女李煦孙女吗?

(2020-07-10 14:26:36)
标签:

避讳“鼎”“鼐”背后

脂砚斋与史湘云关系?

脂砚斋是李煦孙女吗

脂砚斋是李鼐女儿吗?

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  (908

 尊敬的各位红学研究者老师和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

     

      安鸿志老师赞美博主“散鱼”先生博文中的“脂砚”,我非常认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篇博文揭示了【 在《红楼梦》中,史家隐寓李家(史鼎史鼐与李煦二子李鼎李鼐名字相同,即为最显著的暗示),那么史湘云应该含有李家基因,而脂砚斋有属于李家女性的可能性,因此,周汝昌先生认为“脂砚斋就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这是一个“求真概率的问题”,希望我们的研究真正论证出脂砚斋确实姓李的结论来。那才是最美的啊!
   希望各位红楼梦研究者,我们携手共进,该书批者笔名脂砚斋的原型是否姓李的“难题”(‘死结’之一)就有可能获得‘突破’哩?!

    

                                                         散鱼老师发现了鼎字和鼐字都是特殊的写法
      请看散鱼先生在他的博文中是怎样说的:
    因为“鼎”,笔者就又关注了一下“鼐”字,鼐”字在前八十回中仅出现一次,即第四十九回:“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笔者又查阅各版本,发现仅庚辰本中是“鼐”字,其他各本要么缺失,要么写做“鼎”字。
[转载]再说红楼梦之“鼎”“鼐”(庚辰本)笔者发现,庚辰本“鼐”字的写法即不是常规写法([转载]再说红楼梦之“鼎”“鼐”),也不是异体字(笔者没有查到鼐有异体字)。因此有两种情况:
一,庚辰本“鼐”的“鼎”部沿袭了抄本中“鼎”字的异体字写法,这样也就很正常,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二,因庚辰本“鼐”字既不符常规写法,又不是异体字,因此这一“鼐”字反而是避讳,即避“李鼐”之“鼐”字。由此可得出红楼梦避讳“鼐”字。再根据笔者由“脂砚”得出“脂砚斋属李煦后人”的结论(具体见博文“脂砚”所传递的信息),可得出:脂砚斋是李鼐之女,李煦孙女。】
  
     请看下面甲戌本(第二回第4页、第三回第9页)和蒙府本(第二、三回)里的“鼎”字的具体字样
《石头记》原著中“异体字”的魅力——“鼎”字发出了哪些信息?《石头记》原著中“异体字”的魅力——“鼎”字发出了哪些信息?
《石头记》原著中“异体字”的魅力——“鼎”字发出了哪些信息?
《石头记》原著中“异体字”的魅力——“鼎”字发出了哪些信息?

      从甲戌本总计算来已经有“10”个以上的异体‘鼎’字了,它们成为“铁的物证”说明芹脂二人是有专门设计意图的了,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了。至于他们想表达什么特别的秘密信息,就看爱好者朋友们怎么去思索了。以下是散鱼先生的观点,我认为很有见地!
 
                                                 笔者与散鱼先生的认知共鸣与不同
       读了散鱼先生的上面观点,我深深地感到散鱼老师对“鼎”的异体字的研究比较深,现在又加上了一个与鼎字密切相关的“鼐”字,就更说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正确的了。或者说我们已经抓住了脂砚斋先生“特殊思维”的脉络,她避讳家人长辈是确凿无疑的了。
    可以说“避讳说”是有100%的“求真概率”了!数学家安鸿志教授可以有把握地作这篇论证“脂砚斋为什么姓李”的大文章了!现在,关键是能不能直接找到脂砚斋姓李的物证来?那是“铁证”,谁也无法批驳它的客观存在。
    我认为散鱼先生说的“史湘云所隐寓的人物应该是李鼐的女儿”这种结论思路应该是比较可靠的。虽然史湘云不必定是李鼐或者李鼎的女儿,但她确实是李鼐李鼎的亲侄女无疑了!因为书中第13、14回写的是公元1734年前后的故事,那时史湘云已经是10岁左右大孩子了。因此史鼎和史鼎夫人都来亲自参加秦可卿的葬礼活动,就说明他们还活着;而书中第四十九回又有“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的描写,这说明在1736年时史家老大史鼐还在当官任职中。可是第五回里描写史湘云一生命运的谶诗中的“襁褓中父母叹双亡”这句话就暗示了史湘云的父母不是李鼐或者李鼎夫妇。所以史湘云的原型只能是李鼐或者李鼎的侄女辈份的后人了。
       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散鱼先生很肯定地论证出了书中的史湘云的原型应该姓李;因此,也就间接的证实了书中的贾母史太君也必然姓李。因为丁以华老师的博文里证实曹寅的母亲为“孙氏”,所以,书中的贾母就不可能是获得“萱瑞堂”殊荣的孙老太太的化身了。
   这一点,不知道丁老师和爱好者朋友们认可否?
   我殷切地希望各位红楼梦爱好者朋友们一起把书中的“脂砚斋到底是谁”“贾母到底是谁”的问题搞清楚弄明白。
                                                                   白金贤
                                                                              2014年1月19日初稿
                                                                    2020年7月10日修改再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