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
(898)
尊敬的各位《红楼梦》研究老师及爱好者朋友们:
关于曹雪芹的真实生年问题,我又找到一件物证,即曹頫给雍正皇帝的《奏折》就是一件证明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的物证之一。它是不是具有说服力,请老师们审核、朋友们评论。
曹頫在雍正二年五月给皇帝写的一件《奏折》
“····江南因去冬雪少,今年闰四月间,蝗蝻生发,幸在二麦登收之时,不能为害。今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连得大雨,淋漓霑霈,蝗蝻殭灭大半,百姓俱现在插苗,及时播种,人心愉悦,太平无事。”
我对曹頫《奏折》的有关曹雪芹生年的解读
我认为《奏折》中的“今年闰四月”一语,显然是指的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无疑。
查字典:“霑”是‘浸湿’的意思;
‘霈’是大雨之意。
可见,曹雪芹出生在这一年的“闰四月二十六日”(第27回)是与他父亲曹頫的《奏折》讲的【今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连得大雨,淋漓霑霈】十分吻合的,家长给他起乳名叫作“霑”是自然天时背景的记载。
因此,这个奏折应该算一个书外的物证,而它与书中写的乾隆元年(1736)贾宝玉“十二三岁”的年龄是完全相符的。即“天衣无缝”也!
而书中描写“石头”(美玉)是在贾宝玉“衔在口中”时一起“出生”的,并不是分开“诞生”的,不是先是“石头下凡‘投胎’”,然后才是宝玉出生。
如果您说的是,曹雪芹是他的母亲1723年就怀了孕,那么1724年生下了曹霑,这当然是对的。可是,人生人是正常现象,人生“石头——美玉”则是绝对没有的事情吧?因此,作者写的“美玉诞生”则纯粹是“假借与托词”,是为了写后面的“通灵宝玉”(通灵玉)作铺垫的。否则,一块“石头”没有经过“特殊的‘加工’”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具有“三大功能”的“通‘灵性’的人物化身”了呢?!
我认为,这是任何人运用“幻术”、魔术是不能作出合理的科学解释的。唯一的能够解释作者的这种“艺术笔法”的是,曹雪芹本人具有气功功能,或者先天的“特异功能”再加上后天的自我锻炼。书中写的“石头”变“灵石——通灵之物”就是记录他本人“练功”的过程与心得。既然有了“功能”(如遥视未来社会发展、北京奥运会等),当然要奉献给国家及整个中华民族,这就是作者说的“还泪”“补天”的具体内涵!
因此,周汝昌老师解读说曹雪芹是个“特异天才”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涵吧?!
白金贤
2012年8月14日初稿
2019年9月19日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