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何认同郭老师讲的红楼梦中的荣国公贾源即曹家第一代江宁织造曹玺?

(2015-12-03 07:34:19)
标签:

得志便猖狂

首罪宁指皇家负责

雍正是中山狼

贪字为何是异体字

雍正抄曹家是冤案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570

                                               ——我对《红楼梦》的独特解读系列博文之(79)
 尊敬的各位红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

 

     圆之又圆郭老师在他的一篇博文中讲道:

      【《红楼梦》第三回说林黛玉初入荣府,被众嬷嬷引进一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这段描述将荣禧堂与贾源联系在一起,其隐寓便是:曹玺乃是曹家富贵荣华之源。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叙述贾家世代源流为: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贾代化、贾代善——贾敬、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贾蓉、贾兰、贾芸等等。所谓源流,有源才有流。有了贾源之“源”,才有宁、荣二府富贵荣华之“流”。揭开隐去的真事,则曹玺为曹家三代承袭江宁织造之“源”,而曹寅、曹頫则为“流”;到了雍正五年,此流干涸。
        将贾家与曹家对应一下:
         宁、荣二公,指代第一代江宁织造曹玺;
         贾代化、贾代善指代第二代江宁织造曹寅;
      贾政指代第三代江宁织造曹頫;
      而贾宝玉则指代曹雪芹。
     以上几辈人的对应关系没什么疑义,红学界一般也认可,但草字辈贾蓉、贾兰等人指代谁呢?老红学家周汝昌说曹雪芹有一子,夭亡,似乎能对应上,但我师占雨水先生明确表示曹雪芹并无子嗣,子嗣一说纯素误传,故不予采信。
    那么,贾蓉、贾兰到底指代谁呢?我以为,玉字辈以下的草字辈并不指代辈份,而是隐寓贾宝玉由怡红公子、像凤凰一样供养到“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悲惨生活,同时隐寓曹雪芹由锦衣玉食到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或者说由玉化草的破落人生。关于“草”,简略地说,一隐寓“芹”字,二隐寓香山草庐贫居。
        训诂:荣禧堂之“禧”,借为曹玺之“玺”,同音假借;而“源”则直指曹玺乃是造就曹家赫赫扬扬近百年的宗祖。若非如此,就不会有御赐的“荣禧堂”大匾和“曹源”一名。】
 

                                                   笔者的观点与评论

      我认同郭老师讲的【荣禧堂之“禧”,借为曹玺之“玺”,同音假借;而“源”则直指曹玺乃是造就曹家赫赫扬扬近百年的宗祖。若非如此,就不会有御赐的“荣禧堂”大匾和“曹源”一名】的观点。
     当然这是书中虚构故事的描写,实际历史是荣禧堂大匾由康熙亲自给曹寅母亲写的【萱瑞堂】大匾而来。所以书中的贾源荣国公的原型就是曹玺,而贾代善就是曹寅;贾政就是曹頫;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这种推理是绝对正确的。
    因此,只要读懂了书中重要人物的相互关系,就读懂了该书的一半。奇怪的是为什么曹玺明明是曹振彦的大儿子,(二儿子叫曹尔正)可是书中安排曹玺是老二呢?
    我反复思考曹雪芹的思路,现在好像是初步明白了作者其中的"特别用意":即康熙幼年时的保姆——教养嬷嬷之一是曹玺的妻子孙氏,因此康熙六次南巡中,有四次是由曹玺的儿子曹寅在江宁织造府接驾的。尤其是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一次到了曹寅在江宁织造府,康熙皇帝亲自接见了曹寅的母亲孙氏,并说了【此吾家老人】的话。而且赐金匾【萱瑞堂】给曹家。
       可见,以上是有历史事实,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康熙说的【吾家老人】这句话是什么内涵呢?这不就是说:孙氏老太太就是我玄烨幼儿时的”母亲“吗?!而站在孙氏这位母亲的身份之上来说,玄烨这个儿子当然是"老大"(1654年生),曹寅是1658年生,应该排行”老二"。
      所以,贾氏家族只是书中作者虚拟的人物,他们都相当于“演员”而已。这一点,从作者给宁国公取名"贾"、给荣国公取名“贾”,这两个名字连起来不就是【演员】二字的谐音吗?这就表明了他们均是书中虚构的故事中的【演员】罢了,无所谓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次序问题的重要性了。也就是说,曹玺被当成书中贾家的”老二“是完全不奇怪的。
      可是我们读者在理解上是可以这样解读的,但是,作者这一“特殊安排”,就为他揭示该书大旨、主题打开了"方便之门"了!这怎么讲呢?请看:作者描写秦可卿一生命运的谶诗有【谩言不肖皆荣出,遭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这就很具体地暗示了曹頫冤案实际上是皇家首先挑衅造成的,即本来抄家是由于曹寅接驾康熙南巡时积累下的【亏空】历史事情,当时康熙皇帝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的,可是康熙死后,雍正接班当了皇帝以后,则翻脸不认人,不分青红皂白,把【亏空】的罪名完全记在了曹家接班人曹頫的账上。这就是皇帝【金口玉言、一个人说了算】的政治弊病典型表现。
     因此,作者在描写贾迎春的悲惨一生的谶诗时写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地骄奢淫荡贪还抅····】。这其中的“中山狼"就是指的雍正这个暴君【得志便猖狂】;而【全不念当日根由】就是指的雍正上台以后,完全忘记了他的老子康熙幼儿时是怎样被孙氏曹家老太太培养成人、进而成为一代盛世明君的。即雍正在把【亏空】的罪状强加在曹頫头上是早把康熙亲口说的孙氏是【吾家老人】这句话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显然是作者大骂雍正这个人是个"忘恩负义的暴君",他派人去南京曹頫家抄家灭门这件事,是地地道道的迫害忠良的大冤案!我的这一观点的证据还有就是书中的【】字是专门写成了一个异体字的,即把"今"字头故意写成了“令”字头。这当然其中有【玄机】!即真正的亏空——贪污的责任主要是皇家应该负,所谓”首罪宁"就是“你"(宁字的谐音字)皇家的意思
  
  ( 以下是甲戌本第二回中的异体字【贪酷之弊】中的贪字里的“今"又写成了【令】字的证据):

                                                                                 白金贤
                                                                                                 2015年12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