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安鸿志老师论证为什么说“红楼梦稿”是假冒伪劣的东西?

标签:
梦稿本是1829年产物是篡改曹雪芹原著的书此书“一字不可更是高鹗的120回定稿梦稿本与芹脂二人无关 |
-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 (404) 尊敬的各位红楼梦研究者老师和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
笔者在安鸿志老师的博文后评论道:
-
白兄好, 希望白兄再深入解释您的看法,以供参考。
“梦稿本”的介绍里有什么重要信息? 笔者回复 : 安兄好!我上面写的看来您还是没有看明白,我又看了一下您的这篇博文,虽然没有完全看明白您想说什么道理,但是我感到您确实被所谓的“红楼梦稿”四个字搞“蒙了”。或者说它“屏蔽”了您的正常思维的判断力的发挥。
我看到的有关《红楼梦》手抄本的“版本介绍”里是这样写的: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全抄本。因系杨继振原藏,故名。题“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搞”。存120回,全。·····此本来源不一,是个百纳本。至少有四个底本。第78回回末有朱笔写的“兰墅阅过”四字。兰墅,高鹗字。此本是否为高鹗付印前稿本,此四字是否为高鹗手迹,各家观点不一。梦稿本为杨继振道光己丑年(1829)收藏。1959年春北京文苑斎收得此书,后归社科院文学所。1963年1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出版(题《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1984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
我们从以上信息可知:这个版本是包括了高鹗后40回的“百纳本”,即是个“东拼西凑”的版本,它离芹脂的原著内容相差太远。 为什么说“红楼梦稿”是假冒伪劣的东西? -
安老师:我们从上述信息里还可以知道:
1、所谓“红楼梦稿”是指的“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搞”,即它是与高鹗经手密切相关的一件资料,而与芹脂没有任何关系;
2、这个所谓“梦稿本”,绝对不能理解为曹雪芹和脂砚斋起草该书当年的《红楼梦》“草稿”一类的稿件。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做《石头记》啊!
因为“梦稿本”是1829年才出现的东西,它离1791年出版的《程甲本》还晚了30多年,比1754年出现的《甲戌本》就更晚了75年之多!即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事物,谁前谁后历史早有判决! 3、我们知道曹雪芹是在1764年之前就去世了,而脂砚斋也于1767年去世了,那位“畸笏叟”在书中说到丁亥夏“只剩下老朽一枚了”就是证据,而这位老朽曹頫先生也绝对活不到1791年程甲本出版年间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芹脂等人是不可能参与“红楼梦稿”的修改事宜的。这是老师受“迷雾阻碍”的关键“解脱口”啊! -
4、芹脂二人的原著文字是非常非常严格的,可以说“惜墨如金”。证据是脂砚斋批语里有“一字一滴泪,一句一滴血”,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可见任何人修改人家的作者的原有的文字都是“犯忌的”啊!因此,在“梦稿本”里改了那么多字,说什么也不是曹雪芹原著之文了。这样梦稿本不是假的是什么? -
5、我们再看,梦稿本里更改了甲戌本里【《甲戌本》: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人都唬一跳,连忙把地下的戳灯挪过来,又将里外屋拿了三四盏看时,只见宝玉满脸满头都是爉油.】多少字吧?
上面是‘51’个字,而梦稿本写的【只听宝玉嗳哟满屋裡漆黑众人都唬一跳快拿灯来看时只见宝玉满脸满身都是油】这段话变成了‘34’个字。可见二者相差17个字之多啊! -
这显然是公然篡改无疑了,将它与脂批里强调的“一字不可更”相追查,显然它不是脂砚斋的“立场作为”。因此排除了脂砚斋参与的可能性是绝对可靠的。是“第三者插足”就是毫无疑问的了!这不是抄书者抄错了的问题,而是有人有意的‘行为’。虽然查找那个“首创者”是谁,肯定是查不到的了,但是我们的目的却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梦稿本是有人篡改过的版本,它根本不是真本! 安老师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 安老师;我们读【《甲戌本》: 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人都唬一跳,连忙把地下的戳灯挪过来,又将里外屋拿 了三四盏看时,只见宝玉满脸满头都是 爉油.】这句话,觉得特别清爽,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文字让人生疑。可是,我们再读“梦稿本”里的文字,就如您感觉的,【不但“满屋里众人”,其中的“众”字,实属多余的赘字】;就是“满屋漆黑”这四个字也都是纯粹多余的废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