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说贾宝玉下凡“造劫历世”就是隐喻曹家被抄家的“遭劫历史”的?

(2012-12-20 23:28:08)
标签:

造劫历世

霍启即祸起

曹家抄家冤案

‘造’通‘曹’

了结此案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283)

 

为何说贾宝玉下凡“造劫历世”就是隐喻‘曹家’被抄家的“遭劫历史”的?

感谢史鼎老师给我的一条评语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我对曹雪芹到底为什么非要编出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贾宝玉其人”与“林黛玉其人”双双下凡“造劫历世”呢?

他在《凡例》中自述已经“半生潦倒”,干嘛还非要没有事找事地“造皇帝的反”呢?如果他不是疯子,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穿凿”一下,就比较好理解了:

查《辞海》,“造劫历世”何解?

1、“”,通“”,诉讼的双方。《书·吕刑》:“两造具备”。

   “两造”,指诉讼的当事人双方,即原告与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郑玄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书·吕刑》:“两造具备”。《今文尚书》作“两遭”,《说文》作“两曹”。

孙诒让《周礼正义》:“造,曹,遭并声近字通,盖就讼者人两至言之则曰‘’,就其听讼之地言之则曰‘曹’。”

2、“劫”,指天灾人祸,如浩劫、劫数。‘厄运’也。

由上述可知:所谓“造,即至也;也是‘曹’的意思”,所以,“造劫历世”即““遭劫历史”的谐音词也。也就是‘遭至祸灾’的意思。这就说明作者用这个词就是为曹家“至祸”的冤案的解决而“下凡”、“历世”也!

因此,作者给贾宝玉和林黛玉下世为人去的使命是“了结此案”。

http://s11/bmiddle/5ee78609t7d46e770e6ca&690

 

“此案”究竟指的是什么案子?

   所谓这里提到的此案,到底是隐喻的具体什么案子呢?我认为,当然是与“曹家”有关的案子。细读《红楼梦》,很明显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仆人霍启带出去看花灯时而“遭劫”——丢失了。这里的“霍启”一词的谐音即“祸起”也,这不就是非常典型的“遭劫”之“人祸”吗?(遭是造的谐音,祸是霍的谐音)

   所以,我们就理解了:书中的所谓甄士隐即“‘真事隐藏’也”,也就是隐藏的发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大冤案事件”无疑!而历史上谁家正月十五遭受了“大劫大祸”呢?只有曹寅的继子曹頫家,因为他的家因所谓“亏空案”被雍正当局抄家灭门了,主要的家人都被赶回北京老家来了。当时,只给了蒜市口17间半房子居住。哪里有什么“宁荣二府”那样繁华的宅院条件享受呢?!那是难以想象的“罪家待遇”!

1728年正月十五前后的日子里,虽然曹頫南京的家被抄出了一些“浮财”之类,但是,非常少。即根本不构成“贪赃枉法”而撤职灭门的应有“罪行”,所以它是个冤案、假案、错案。这样,十几年后,曹家人不得不采取“告状”的行动了,这就是《石头记》一书的由来

这个案子只与曹頫家、李煦家有关,与什么读者提到的方以智家、弘晓家、吴梅村家、洪昇家等其他姓氏的人都无关!因为天下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曹雪芹本人,如果对皇家没有深仇大恨,他干嘛用自己的一生的“血泪”为他人写书“反皇帝”而大声喊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政治口号呢?

请问:有哪位红学家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其实,批者脂砚斋先生已经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难题”。请看:

书中第一回就提出作者写书的动机和‘起因’是:

  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

    【脂批: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那么这是一件什么冤家冤案?谁家才是该案的原告呢?这些问题是解读懂该书最最要紧的前提条件啊!

我们从以上这段正文与批语合看,可见:曹雪芹之所以著书《石头记》,是他生活中的“被逼无奈”、不得不有的“告状之举”!真是古人说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矣!

我的上述‘灵感解读’也再一次证实了:古人讲的“思之,思之,重又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是真实可信的,是科学的思维之必然!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解读”,是不是准确,欢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批评指正!

                                                  白金贤

                                                           20121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