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金贤
白金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6
  • 关注人气:7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预言而不是“弯弯绕”谜语

(2009-10-18 21:50:17)
标签:

《红楼梦》

脂砚斋

谜语

曹雪芹

                   《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四十三)

   尊敬的各位红学家老师和爱好者朋友们:

      您读《红楼梦》时一定见过第一回中的下面两句话: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笔者文化低浅,多年来始终认为这是两句“弯弯绕”,那真是大作家难为小老百姓:普通平民怎么能读懂一个大哲学家的深奥语言呢?但我“笨鸟先飞”苦苦用了十五年才似乎弄懂了第一句的“大概意思”,绝不是“全懂”;对第二句则是二十年后的今天才多少“明白”了一点点而已!

   今天我“灵感来潮”忽然醒悟:似乎这“弯弯绕”并非大哲学家的“专利”,而普通百姓也常常“引用”啊!如人人都知道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笑话”,其实它是句老实人的“真心话”哪里是笑话呢?他口头上说的是“”,实际上讲的是“”,这是再“痴呆”的人也会宁可相信后者(有)而不相信前者(无)的。

   可是当代智商颇高的年轻人宁可相信高鹗与曹雪芹并列为作者的假《红楼梦》版本好读,也不去追求曹雪芹、脂砚斋那部“真本《红楼梦》”到底是什么“主旨内涵”,管它什么真与假“有书读就好”!

  果真假书(《红楼梦》)也能读得好吗?以去年在全国出现的“毒牛奶事件”为例,您能说那些受害的孩子们当初喝的奶不是“牛奶”吗?结果如何?好了还是坏了?我们从中不应该“反思”出点什么吗?

  本人的反思就是:真假《红楼梦》必须弄个明白并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否则害处无穷。其实曹雪芹早就预料到后世子孙们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就讲了“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非常重要的话,而且在第五回(全书之纲)里又再次强调一遍,难道这是作者“多余的废话”吗?绝对不是!

     那么曹雪芹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我认为他要向后人表达他对中华民族的忠诚,即明告后人:高鹗本不是我与脂砚斋一起并列的《红楼梦》原作者,他是“后来人”,是个假作者。但是当这个假“家伙”摇身一变骗进了《红楼梦》真作者队列中时,那么这部“120回的《红楼梦》”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假货”了!

    请朋友们到当地的书店去亲自看一看“假货”多还是“真本《红楼梦》(带全部脂砚斋批语的80回本)”多?看后您就知道曹雪芹那句表面似是“弯弯绕”的话确实是“历史预言”而不是“绕口令”;进而也会明白了曹雪芹脂砚斋的真《红楼梦》确实不是什么“小说”而是地地道道的“惊人”的历史预言书!

    朋友们,我再一次忠告诸位:若继续将《红楼梦》按高鹗设套的“小说论”去读,只会“越读越糊涂”;而按“历史预言”去读就会越读越明白。若老老实实地按照曹雪芹的“《红楼梦》导读”脂砚斋的“指引思路”去读,那么我可以肯定用不了一年半载就可以把《红楼梦》的根本大旨(“红楼”指什么)弄明白。

   曹雪芹是伟人,他的“梦”同时也是我们大家集体的“梦”:当前我们搞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政府要首先为老百姓解决吃和住这两大问题,现在老百姓吃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盖楼房”以解决“住”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你们看曹雪芹一生的所思所想不都是与我们当前想的完全吻合无误吗

     您能说他那是“白日梦”吗?

      如果曹雪芹不是个“非常人”、超人、超常智能者、“特异天才”,他能预言出他死后二百多年以后的若干真事吗?尤其是像“北京奥运会”与“神七飞天”这种千年难遇之事!

      如果您还不服曹雪芹的伟大智能,那么请您及时点击我在今后发表的文章!

     谢谢您!

                                 白金贤       

                                                              2009年3月8日初稿

                                                              2017年10月11日再次修改

   (之二十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