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就业招牌出路择业实践能力校园 |
分类: 草根声音 |
核心提示:又到了一年找工作的时候,俗话说金九银十,这正是毕业生和企业每天赶场招聘的时候。今年大学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查了一下,今年有660万的毕业生,但是招聘的岗位确是僧多粥少。这个时候如何能够成功应聘,就更要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而我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是否能真的让我们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招聘上感兴趣的又是那些能力呢?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得到一口饭碗的博主,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建议。
首先,要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先要对自己好好的评估一下,到底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自己具有那些优势。例如,如果毕业后要进国企或事业单位,这样的工作需要广阔的人脉,坚硬的后台,现实就是一个拼爹、拼钱的战场,爹够硬工作就不用愁,钱够多工作也好解决,这样的地方,“上面”没人的同志就要好好考虑了,别是升迁啊,就是削尖了脑袋也不一定能进去呢。
想进外企、合资企业,光鲜体面,倒是不错,不过您是否能操一口地道的“中国英语”就是问题了。四、六级考试成绩那是扯淡,真能说能听明白才成。沟通不能有界限,要有留学的背景,海归的文凭,而且还要有即便天天吃泡面,也要一个月工资只买个包人前显摆的觉悟。
如果既拼不了爹,也不想整天说蹩脚英文的话,那我相信学弟学妹和我一样,看到了“私企”这条路。而就我工作经验来说,私企还是看重是个人能力的。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愿意吃苦耐劳的同学,其实一样可以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君不见好多老板都是小学、高中文凭吗,事实说明,最重要的就是实干。
我们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与社会招聘,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工作经验。可是我们在学校里如何获得社会经验呢?大学里最普遍的,就是有在课余时间去当家教,赚点零花钱。也有的同学参加各种社团,能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点校外活动什么的。还有软件专业的同学有的在业余时间做一些小的游戏,或编一些程序卖到外面公司,这样也能将自己所学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这些是企业很愿意招的人,因为这种人是动手能力强,也是能把自己所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还是少数,属于稀有品种,因为同学们在学校里还是比较缺少这样的机会和平台的。
其实有很多的企业已经把招聘放到了校园当中,有的企业是直接到校园中招聘,有的企业是会组织一些学生做一些竞赛或创意比赛等,这些都是为了提前储备人才。如正在进行的由现代中国和北京现代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营销创意大赛,http://www.uni-marketers.com据说去年第一届优胜团队有成员依靠这些经验,进了家不错的企业工作。今年是第二届,而且今年这届还增加了5位知名评委。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老师,那是在传播圈里无人不知的,还有专门讲解礼仪的美女周思敏老师,是给奥运会的礼仪人员进行培训的,会给参赛的同学进行礼仪讲授。其实现在这种比赛,关键是如何包装和营销自己,要说创意其实都不会差太多。例如,可以自己拍一些病毒视频,现在这种视频是最容易超红自己的。真的成为什么哥、什么帝,这写在自己的简历上,不愁应聘不成,说不定还会变成一堆企业等着自己挑呢。
归根结底,现在的企业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曾经一个学营销的朋友跟我说过,他曾经一次面试,面试官就说过他学营销可是没做过营销。所以,兄弟姐妹们,早早在学校里拿出点功夫多练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