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木
核心提示:在看到这张表格的时候,我沉默了有两分钟。之前在网上也曾看到过广州某大学女生和一私企老板签订的“包养协议”,已经让人大跌眼镜,可如今这样的“代理商”都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校园,做起了真正的中介业务。不知道这是女大学生的悲哀,还是大学校园的不幸?http://s10/middle/5ee63822ga35a69fe1059&690
面对“高校二奶中介”的走红,笔者想通过以下几点说出其中的“奥秘”:
首先,环境的改变,已经让这些整天受到都市花天酒地气息熏陶的校园翘楚渐渐变质,试问当这一切都发生的时候,有谁还能记得中学时代那懵懂的稚嫩,那天真的笑脸?有的更多的是社会“赋予”的无奈,因为要生存。当她们愿意丢弃那最后的“盔甲”,一切也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交易,她们在心甘情愿的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满足。这就是物欲横飞的世界给我们最好的警示!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个“中介”选择在发达地区的高校铺开业务的缘由。
其次,墨菲定律告诉了我们8020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知道了富翁只能是那么少数的几位,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想必他们的压力也很大。也许正是大学生的那份青春,那份单纯能让久居压力下的大佬们放松自己,所以才频频出现女大学生被某某富翁包养的消息。忙碌了一整天的身子,走进市郊的别墅,会因为她们的稚嫩而无需提高警惕;会因为她们的安静而无需多虑,心情自然开朗很多!
当然,因为社会就业压力,很多女大学生也不愿到职场去试水,只想能抱到一棵大树,利用有限的青春资本获得数额可观的生活费,解决后半生的后顾之忧,殊不知这样的一种想法竟然有了众多的共鸣,当随波逐流的“求包养”在大学校园传播开来,“代理商”自然就轻松入主,干起了牵线搭桥的工作,赚足了油水!
不过,在这里,笔者会有自己的小小怀疑,就是这样的一张报表背后会不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虚假?如果这些女大学生只是个空头衔,实际是来自花天酒地的灯红女子,只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被掉换了个身份,那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请允许我在这里留下些许怀疑!
最后,要说出我心里的“愤懑”,毕竟这样类似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校园,难道还不足已引起我们的关注吗?难道学校就这样坐以待毙?这样的事情被曝光,学生本身需要被教育,学校更有其失策之处,难道还不需要反省?这些刺痛了我们身体的交易,也刺痛了我们的灵魂,更是对当下教育的“当头一棒”!
青春消化了寂寞,也会带来成长。有朝一日,等你们都反思过去的点滴,反省于曾经的行为勾当,自然会有所感悟。只是在青春的校园,总是会因为无奈,会因为懵懂而失去很多,或许有一天幼稚不再,你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最珍贵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