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跪拜父母”的错与对

(2011-05-06 10:14:07)
标签:

广东

中学生

操场

集体跪拜

父母

家书

煽情

作秀

错与对

教育缺失

三木

教育

分类: 草根声音

        文/三木

   核心提示:5月4日广东一中学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给父母下跪,这种集体的大规模下跪在史上还算首次,也正因为如此才遭来媒体的密切关注。据说这次行为创意来源于学生的建议,而当日“集体跪拜父母”的现场也出现了数次落泪场面,有自感孩子长大落泪的父母,也有焦急等待害怕父母不能赶来的学生,看似温馨感动的场面为什么还会遭来如此多的议论,究竟“集体跪拜父母”是对还是错呢?

 

   突然想到一句话,“都不要跪,没人值得你们下跪,我要的第一是公平,第二是公平,第三还是TMD公平。”这是热映的电影《让子弹飞》里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话,可能当时还没有细细去想,到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即便是表面赞同了,可现在细想确实有其道理所在。

 

   中国自古追崇的就是孝道,除了跪天跪地就只能跪拜父母了,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无条件的去认同,毫无疑问养你长大成人的父母是有这个资格接受你的跪拜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是含辛茹苦的父母呢?怀着感恩之心的子女选择一个时间给父母好好的叩谢一番自是必然。所以,从这个层面看,肯定是对的,当然那个提出创意的同学也肯定值得表扬。

 

   但是,“跪拜文化”作为一种古文化,不可能说跪拜父母表达感恩之心就能延续至今,更多的是因为“跪拜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不管是封建社会在朝为官的跪拜天子皇上,还是一介草民跪拜当职者,这都是级别上的差距造成的“奴性礼节”。如今这般大规模的组织学生跪拜父母表面上看是可以表达感恩,但也埋下了不好的种子,虽然现在不会再出现封建社会那样的“奴性礼节”,但还是有隐患,跪习惯了难保日后见到强权强势的领导是否也会这样,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也有不妥之处。

 

   可见,这样的集体下跪也折射了不少教育本身的缺失。据该校校长介绍,此次决定是在慎重商讨后才选择青年节这天用中国最高的“跪拜”礼节让孩子们接过父母手中的家书,但却不知道这样做可能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首先,中学生向来都是跟随者,从来不会对老师提出的任何建议有反对,即便不是自己认同的也只能随大部队前行,这就是当下中学教育的现状,作为普通的学生通常都没有选择权,想反对也无处投诉,即使学校表面上不强制,学生也都会跟着大部队,相信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其次,学校可以在课堂上传授这些古文化,这些感恩的思想,但组织大规模的集体跪拜不是很雅,毕竟这不是当众表演。学校这样做恰恰反映了教育的缺失,“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学校的礼仪教育很充分,也就没有必要再组织学生们跪拜父母了,另外学校五次大规模的把跪拜这种最高礼节拿到人前,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愿意,多年来这种“决策性”的诟病一直困扰着教育本身,难道还不引以为戒?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种家庭教育里最珍贵的亲情关系,被拿来集体煽情作秀还是很欠考虑的事情,毕竟跪拜与否各执一词,但这种被以教育的名义利用去集体煽情作秀的行为可能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跪拜父母天经地义,但更应该学会跪拜方式的选择,有一天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势必也会教育自己的子女,难道还要再来一次集体跪拜不成?当众煽情作秀只能让人觉得虚假的成分居多,不可能这种看似互相监督的跪拜就真能体现孩子们长大成熟,可能更幼稚也说不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