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木
核心提示:2011年1月15日,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在中国各高校如期开始,150多万人的庞大考研队伍突破历史的同时,也间接的透露出当前就业压力有多大。若非如此,难道这么多的学子都是奔着自己的“深造梦想”去的?我想,这其中的辛酸自知其味。可是,准备了近一年的陈女士却因为一点小意外而异常惋惜,可是“两次下跪”还求不来一次考研机会的她,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猫腻呢?http://s16/middle/5ee63822n99ffa618857f&690
11点半,政治考试结束,看着走出考场的考生,36岁的陈女士泪如雨下,一年的辛苦又付诸东流,可是又能如何?面对着考官的强硬态势,任是自己两次下跪都换不来一次考研的机会,这背后的痛心和惋惜又有谁明白?
第一次下跪
早上8点半左右,“坚持”了一年的陈女士犹如嗅到了即将“解脱”的味道,提前了一点来到考场,36岁的她在工作之余坚持复习,一年来的辛酸每每说到都会眼含泪水。可是,意外却从这一刻开始了,在整理包里考研证件的时候却发现身份证没带,焦急万分的陈女士在给家里打电话要求赶快送来的同时也急忙找到监考老师“商量”此事。
起初,一位监考老师告诉她可以先进去考试,完了家里人送来了就可以,眼看着就可以通融进去了,意外再次发生。就在陈女士通过金属探测仪走进考场后不久就被无情的“请”出了考场,原因就是证件不齐不让进考场。无情的拒绝,让陈女士被迫选择了下跪来求得通融,一年的努力不想就此付诸东流。可是哭声和下跪并没有获得同情反倒因为扰乱考场秩序差点被轰出场,第一次下跪就这样无果了。
第二次下跪
就在陈女士焦急万分的情况下,家人的电话声犹如最后的救命稻草,匆忙从校门口加人手中拿来身份证的陈女士本以为这下可以“顺利”进入考场的,虽然损失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考虑到第一门是政治考试,还是可以挽救的,可是等来的还是监考人员的拒绝,原因变成了考试已经开始超过“规定”的15分钟,绝望之下,陈女士第二次下跪,十分钟后,无人问津的结果让她“淡然”的起身默默的离去。转瞬的那一刻,有谁知道她内心的苦楚?
背后的思考
11年前就有着考研梦想的陈女士因为各种原因把此事搁浅了,11后的今天,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拾课本,继续着自己的梦想。年龄的界限,记忆力的下降,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都没有打垮陈女士考研的信念,一年的努力眼看着就要寻得解脱,却因为一次意外彻底“崩盘”。后面的三场考试,陈女士还是坚持考完了,毕竟努力了这么久总想看下效果如何。
虽然,自古都有法不容情的说法,可是还是有很多法外开恩的例子出现,注入这样的通融,很多时候双方利益都没有收到侵犯和损失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通融下呢?难道缺了个身份证就不能证明她的身份?这不仅让我想起黄宏在春晚上小品里那精彩的一段,“人这辈子怎么这么多的证,我就不信这么多的证不能证明我的身份......”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知道那样的“荒谬”都是在无谓的坚持自己的所谓准则,虽然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可是还是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不然整个社会如何求得进步。考生们日夜的复习就是希望在这两天过后获得真正的“解脱”,只因一点小小的意外就让一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何其惨然?
我们在替陈女士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反思。毕竟,因为这种近乎“莫须有”的罪名将人扫地出门的事件,本身就是一种缺乏道德的体现,一直都在呐喊着社会进步的同时,却一次次的见证这样的荒诞,谈何改变?11年,我们见证了梦想的力量,却见不到梦想的实现;11年我们见证了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却见不到社会的真正进步。
最后,这样类似的事情绝不是个案,希望在高举社会进步旗帜的今天能真正去关注下这些法律法规的“受害者”,毕竟他们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sanmuzhid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