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木
核心提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论坛近日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热议,通知内容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将对学习超年限的研究生进行清退处理,身处清退范围内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307人,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研究生因超年限而被清退?寒窗苦读数十载,到头来竟是这般结果,究其原因,何在?
也许,研究生被清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学生被清退还是史上罕见。究其原因,华中科大的研究生院有关人员也给出了说法,这些被清退的学生很多都是多年来累计下来未被清退的,有读研期间就外出工作的,有读研期间选择了出国的,也有读研期间因各种原因放弃的,只是因为多年来一直没有报告处理,所以才会囤积到今天这么多人,一次性的处理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笔者发现随着读研的人越来越多,超年限被清退的现象也多了起来,为何寒窗苦读数十载才取得的成绩,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坚持到最后呢?我想大体上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第一、看看这些被清退的学生实则应届生并不占很多,也就是脱产读研的被清退的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多半是那些半工半读的,因为工作忙碌,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没有那么的精力去准备论文,有时候再碰到一些“强势”点的导师,稍有不够认真就被无情的打回,拖得时间自然就长了。考虑到一般都是研二才开题,所以对于这些在职读研的来说,是有点吃紧,所以三年内无法完成论文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对于少数应届研究生来说,考虑到读研时的年龄也都不再少数了,因为读研期间学校和导师都没有太多的约束,加上社会的诱惑太大,所以经常会有“突然”的想法迸出来,诸如结婚,创业,工作或是出国等等,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理会这枯燥的论文了,再加上青年人本来就有惰性,一旦放下了就很难再重新拾起来,就这么不了了之的不在少数。
第三、就业形势的严峻,可能是研究生放弃的最主要原因。面的职场的严峻形势,料想当下可能研究生是比本科生好就业,可是瞬息万变的时代,谁能保证三年后等我毕业了,是不是博士才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那也说不定。何不趁早先就业,再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再继续读研呢?许多本科阶段得到保研资格的人,并不如那些考上来的学生有着更高的自身追求,所以也就不那么在乎这“来之不易”的读研的机会,自然不会那么的犹豫,只要有好的offer,会很果断的离开学校。
第四、学校的管理不够到位,盲目追求硕博士数量指标。要知道许多名牌大学为了竞争那些硕博点和学科的级别,就会盲目的去招收大量的研究生,而不是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也就导致了近些年来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过大,而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有的时候一个导师要带几十甚至半百的研究生,何其可怕?这样一来,导师无法对每一个都兼顾的到,再加上导师想着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做一些廉价的项目,何乐而不为呢?在提倡导师有学术和教学的自主空间的前提下,正好可以满足导师们的这些小“欲望”,可实际上眼下的导师实力决定了这样的制度根本就不适合。导师根本就无法尽职,学生自然很难有说提升,“毕不了业”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考虑到考研时的煎熬,熬出头的他们多少都会有放纵自己的心态存在,只是有的人可以自制而已。读研阶段无休止的熬夜游戏,外出旅游,或是三天两头聚会喝酒,都是放纵的表现,渐渐的就养成了习惯,没有了一丝前进的斗志。学校研究生资源本就紧张,考虑到这样的学生就是变相的浪费教育资源和宿舍资源,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会想法子清退,也就不足为奇了。
眼下,正是那些有保送资格的大四学生联系导师的时刻,希望你们看到这样的新闻能有所警觉,不要到头来因为其中的某些原因,而遭到清退的下场,既浪费了时间,也错过了机会,还不如早些时候就选择出去工作的好!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http://t.sina.com.cn/sanmuzhidi
加载中,请稍候......